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阻止手机App偷听技术与法律都要发力

2021-06-22 16:20:11    经济参考报

你前脚刚说了想去吃火锅,后脚打开手机就看到App在给你推荐附近的火锅店——究竟是巧合,还是App在偷听我们谈话?据新闻报道,记者近日对手机App是否存在偷听用户的情况进行了一个实际测试。实验证实,App只要获取了手机麦克风权限,并连接网络持续在前台运行,在理论上完全能够做到偷听用户讲话,并且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偷偷录音。

很显然,抛开大数据画像等专业话术,App偷听用户信息,再给用户精准推送广告,基本上是成立的。这意味着,在即便不使用App的情况下,安装在手机里这些本来用于方便工作、生活的各种软件,也可能在无时无刻地“监控”我们。这种异化和倒置关系,明显背离作为工具App的初衷。

精准推荐落地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企业通过不断开发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底层技术,让App具备根据用户偏好推荐靶向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但有个别企业对用户隐私过度窥探、对用户数据违规交易,并以此作为实现和强化精准推荐的信源基础,无疑增加了人们对隐私泄露的担忧。

有人说,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的上网信息都处于“裸奔”状态,但手机App可以偷听用户谈话等私密信息居然是真的,这还是让人细思极恐。精准推荐等新兴技术对企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其应用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用户的信任,不能让某些违法违规行为污名化了新兴技术。

不必讳言,“偷听”及背后黑色产业链无异于社会公害,对此绝不能小觑。要保护个人信息,除了在手机操作系统的权限设置里,找到麦克风权限等,检查有哪些App被授权使用,然后根据需要关闭授权。出现了非法窃听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更有必要对违法案件进行严厉打击。《刑法》第284条明确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由此看来,要有法律常态化亮剑,让不法行为受到应有的法律惩治,让不法分子尝到法律惩治苦果,才能有助于消弭偷听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吴学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远望6号船完成神舟十二号等海上测控任务凯旋
下一篇:构建全新的数据安全法律保障体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