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数字化变革赋能 AI为智能交通建设按下“加速键”

王 春    2021-06-22 16:39:05    科技日报

数字化变革赋能 开启智能交通新未来

智能交通日益走近百姓生活,买机票、火车票,查询航班、车次、地铁、公交、路况等都离不开智能交通服务,随着智能网联成为近年热词,未来出行方式将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在2021上海国际交通工程、智能交通技术与设施展览会举办期间,6月17日,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以“创新·共享·合作”为主题的2021智能交通科技发展论坛同期举行。来自国内外智能交通行业专家、学者等相关领域代表,共同探讨了新一代高新技术在我国交通体系中的融合应用。

AI为智能交通建设按下“加速键”

中国的智能交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推动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加快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新一代综合智能交通运输体系的速度,加强成果转化的力度。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李朝晨在论坛上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科技和创新实践不断在各个领域应用和拓展、深化,物联网、5G通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智能交通提供了强力的驱动和工具,展示出了良好的前景。

交通大脑的价值是客流、物流、运载工具、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等交通要素全面数字化、在线化。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马万经教授分析了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发展的未来趋势。“43%的机构没有日常化收集和分析用于信号配时的数据;数据的质量没有很好地评估,可能基于错误的数据进行评价和优化配时”,马万经认为,现有的交通管控存在“测不准”“算不准”和“评不准”三个难题,但随着网联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进行智能网联环境下新型混合交通流控制与优化,比如基于轨迹数据不同天气下不同路段历史速度数据集统计分级、基于网联车的拥挤管理、基于网联车的动态车道利用、无信号灯交叉口车群轨迹控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赋能,开展新型混合流的车路协同控制,将有效提高现有出行效率。

未来的信息化是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人、车、路将高度信息化、协同化,不仅出行效率大幅提高,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绿色水平。“但目前人、车、路的协同并不充分,呈现出监而不控、联而不通、汇而不聚的弱联网服务现状。”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说。郭继孚认为,车路协同将会大大改善交通拥堵的范围和拥堵蔓延的速度,未来车路协同将会成为调控整体交通流的有效手段。针对这些问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开展地铁预约进站技术及服务、构建一体化预约出行服务体系等智能交通试点,突破协同服务的网联、统合、智慧三大关键点,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个体、群体、系统三级优化,打破现有平台间孤立运行,构建网联车辆大数据分析与协同服务平台,进行城市区域示范应用,达到减少事故、降低能耗、提升效率的目标。

构建智慧交通协同“快车道”

当前各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也使得智能交通、可持续交通成为国际热点。年初欧盟发布了可持续和智能交通战略,依托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计划未来4年实现绿色和数字化转型。据北京工业大学交通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舰介绍,中欧双方在人口、区域、发展战略上具有相似的国情基础,在可持续发展及智能交通发展上中欧双方拥有相同的发展需求,中欧可在生态智能交通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数字化与智能化、高效运营与智能化管控、智慧城市轨道系统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

无论是单车智能还是车路协同,抑或通过城市大脑联结所有交通数据,均离不开建立在网联化基础上的大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的产学研各方通力合作,奋力拼搏,勇攀高峰,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成果。

当天下午,“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综合交通与智能交通”项目中具有突出成果的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等8家课题承担单位在论坛上进行了分享,同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课题的研究进展和预期取得的成果。

据介绍,此次上海国际交通工程、智能交通技术与设施展览会还特别设立“十三五”智能交通科技成果展区,集中展示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在内的我国智能交通研究和应用优秀创新成果,旨在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科技进步,促进智能交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提升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绿色低碳转型 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将成主流
下一篇: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升整体效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