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2021世界5G大会聚焦5G跨界融合应用趋势

2021-07-28 15:36:1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28日电(凌纪伟)从主办方获悉,2021世界5G大会将于8月6日至8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5G深耕,共融共生”为主题,包括论坛、展览展示、5G应用设计揭榜赛等。

赋能千行百业,是5G商业价值实现的关键,而跨界融合也就成为5G应用落地的典型特征。2021世界5G大会的各论坛、展览展示及大会赛事也在揭示这样一个趋势,5G不是通信行业的独角戏,也不是通信行业和设备制造商的双簧戏,而是全社会千行百业共同参与的一台大合唱。

勾勒5G发展脉络

2021世界5G大会包含开幕式、主论坛、11场主题论坛。百余位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线上线下齐聚,围绕“产业”“经济”“创新”等关键词共商5G未来发展大计。邬贺铨、张伯礼、潘建伟等近20位国内外院士专家将在本次大会上发言。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国内重量级企业,以及高通、诺基亚贝尔等国际知名企业都将以参会或参展的方式亮相大会。

在8月6日举行的开幕式上,嘉宾将阐述5G如何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支撑。主论坛与3大板块11场主题论坛将勾勒出5G全面落地消费市场及行业领域的全场景进展,重点诠释热点垂直行业与通信行业的深化协同。

“全球视野•区域发展”板块包括全球5G科技合作论坛和5G与行业应用标准化论坛,将分别探讨全球科技合作的未来之路和通过标准推动助力产业生态繁荣发展。

“5G落地进行时”板块包含行业应用创新、5G与工业互联网、5G与碳达峰碳中和、5G与医疗卫生和健康、5G与智慧教育、5G与新视听、5G与智慧冬奥、5G加速赋能融媒新发展共8场论坛。在这些论坛中,各应用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和协会组织代表将作为发声的主力,体现了行业应用领域在5G发展之中的深度参与。

在行业应用创新论坛上将隆重推出5G十大应用案例,以成功的应用案例展现5G深耕行业,以科技成果落地实践凸显科技创新赋能社会进步,助力推动5G示范应用场景的复制与推广。 

“前瞻与创新”板块包括大会开幕前举办的两场重要论坛及活动。“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国际研讨会——创新驱动下的ICDT未来十年”,将聚焦于5G的持续创新和演进、信息通信的未来技术前瞻与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前沿科技的融合创新。5G应用设计揭榜赛决赛为5G先进技术应用搭建展示平台,决出一批面向垂直行业、面向消费领域的应用落地项目,树立行业标杆,进一步促进5G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

为公众呈现触手可及的5G世界

和大会同期举办的展览展示,将全面呈现5G全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5G在各行业的优秀落地案例将集中展出。参观者在2万平方米的展区中,不仅可以看到围绕5G典型应用的场景化、实物化展示,更能沉浸式体验5G所推动的非凡新世界。

“智享”主题主要展示5G在民生消费及服务领域的应用;“赋能”主题主要展示5G赋能5G+工业互联等行业的落地场景及应用;“新突破”主题主要展示业内领先技术及设备,包括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结合。深受关注的“2021年5G应用设计揭榜赛”获奖项目及应用案例,将于“创新榜”展区集中亮相。

展览汇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中国广电,以及华为、中兴通讯、中国信科、京东、京东方、奇安信等重量级企业,将展示5G技术在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钢铁、智能电网、智慧巡检、文化娱乐、车联网等领域的融合解决方案及创新产品。

同时还有一些非常具有观赏性和互动性的展项。例如华为河图,包括了文旅、商圈、园区、交通枢纽等典型场景,展现了通过5G实现从纯虚拟,到虚拟和现实混合,再到可交互的应用场景;中兴5G+AI时间折叠,利用5G与AI技术的结合,让用户体验多个自己无缝融合到一个场景中,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棚拍成本,赋能媒体行业数字化转型;还有中国信科的VR虚拟驾驶体验,展现了全新车路协同技术的“超现实”驾驶体验。

作为大会的主办方之一,北京市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5G是重点聚焦领域之一。发展5G是北京建设智慧城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先机、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与5G商用步伐同行、与5G产业发展同兴的世界5G大会将成为北京建设5G高端技术和产业集群,打造全球最大5G试验外场的重要助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彭堃墀:不停攀登的“寻光人”
下一篇:学者发现AI辅助内镜检查可降低近八成胃肿瘤漏检风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