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天琴”+“太极”+LISA 三大计划联合锁定引力波

2021-09-28 15:24:35    科技日报

“太极一号”示意图人民视觉供图

近日,《自然》杂志子刊《自然·天文》发表题为“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概念与现状”的论文,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在顶尖国际杂志上对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做出完整、系统的介绍。

2016年2月,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在2015年9月14日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是21世纪物理学最重大的发现。引力波在宇宙中几乎自由传播,是探究包括引力本质在内的新物理及宇宙奥秘的窗口。引力波探测的国际竞争,目前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为了参与这一国际最前沿、最基本的科学研究,中国科学家提出了“天琴”与“太极”两个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

“天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于2014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发起,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其目标是在2035年前后,在约10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部署3颗全同卫星,3颗卫星将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建成空间引力波天文台“天琴”,开展引力波的空间探测,进行天体物理、宇宙学及基础物理前沿研究。“天琴一号”已于2019年12月20日成功发射,并实现了所有预期目标。

2016年,中国科学院提出了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类似欧美LISA计划,“太极计划”的3星编队轨道是以太阳为中心,设计干涉臂臂长即卫星间距300万公里。“太极计划”对卫星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3颗卫星必须构成超稳超静平台。2019年8月31日,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太极计划”第一步任务目标已成功实现。

“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概念与现状”一文由华中科技大学龚云贵、罗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及扬州大学王斌教授共同撰写。

龚云贵教授长期从事引力理论、引力波物理及宇宙学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最先开展中国“天琴”及“太极”联合观测方面的研究,发现“天琴”及“太极”联合观测,可以把对于引力波源的空间定位能力提高至少两个数量级,这为引力波作为标准汽笛去研究哈勃常数危机及宇宙演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单个引力波探测器对于不同空间方位的敏感度不同,龚云贵教授团队发现LISA、“天琴”及“太极”联合起来,不仅可以覆盖更宽广的空间,而且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引力波源的物理参数,从而更好地理解种子黑洞的起源及演化、宇宙的起源、演化及引力的本质特性等。(记者 吴纯新 刘志伟 通讯员 高 翔 江可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下一篇:拥抱人工智能 算力或成新型城市公共资源“新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