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应对追星乱象,好的教育引导是关键一步

2021-03-12 15:12:48    光明网

面对近年饭圈中的“氪金”“应援”“流量为王”等乱象,日前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表看法,一些反对追星领域乱象的声音,也赢得了舆论场上不少人的支持。

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注意到网络消费借贷案中的粉丝极端消费行为,而全国政协委员、广西省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韦震玲则提出“重视整治粉丝文化乱象”的建议,面对当前一些粉丝的极端行为——“逃课去帮明星造势,花钱请人在机场代拍,侵犯他人隐私、扰乱公共秩序”,等等,仅靠外部监督还是不够的,需要从教育的根本上做好积极引导工作。

熟悉网络舆论场的人,都不会对一些饭圈粉丝的极端行为陌生。对于这类乱象,我们不能用暴躁和激烈的言论来“回击”,更不能对年轻人大力呵斥。其实,很少有人想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只是很多人不懂得如何更有分寸地表达对明星的喜爱,也不知道如何合理应对外界对他们狂热追星的质疑。与此同时,很多不追星的人也不尊重追星族的狂热行为,甚至对之冷嘲热讽。显然,双方都陷入了不了解的困境里,一个基本的共识都没有,谈何构建理性和谐的饭圈文化?

因此,通过一些代表的建议,我们也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在日常教育中帮助年轻粉丝形成合理的偶像观,如何将他们的激情转移到合理的渠道上。首先,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对孩子的追星行为表示理解和尊重。

尽管长辈可能不喜欢这些明星,但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这是在某个年龄阶段几乎必然出现的现象。在这一时期,多数人都有盲从心理,并渴望拥有一个精神偶像或情感依托的对象,由此产生满足感或激励心理。因此,与其说追星是有问题的,不如说外界并不了解追星族的心理。

应对追星乱象,好的教育引导是关键一步。当一个人正处于三观成立阶段的时候,应当得到科学而积极的引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由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形成一个好的引导方向,让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健康而理性的偶像观。比如,相比被商业资本打造的“红人”,长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探讨社会现实问题,来告诉年轻人“谁才是更值得崇拜的偶像”。

与此同时,年轻人应该被传递一种理性追求偶像的观念:可以追星,但不可狂热追星,可以表达对“爱豆”的崇拜,但不要把自己的崇拜建立在对他人的伤害上。诸如此类的基本原则,应当在基础教育阶段,由学校教师或家长向学生表达,尽量帮助更多人在早年形成一个稳定健康的价值观。

当然,治理粉丝文化领域乱象,其实需要综合措施,与上述教育引导相应的配套举措也应该得到落实。这就需要从法律法规到舆论观念等各方面的努力,共同打造一个良性的饭圈环境,既能让追星族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感,又不至于让狂热极端的追星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构建这样一个良好氛围,恐怕也没法一蹴而就,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逐步达到期待的目标。(西 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谎报“毒花生”被盗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心理
下一篇:不拆不修的危桥,别等到坍塌再来关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