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乐见为“办不成事”专设窗口

2021-03-19 11:59:27    经济日报

最近,不少市民前往北京各区政务服务中心,发现了一个新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这个窗口虽小,办理的却是市民遇到的疑难杂症事项。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统一场所、统一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一站式办理,已经成为政务服务的标配。按照惯常思维,设置政务服务统一窗口,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民众快捷办事,办成事。这些服务窗口,都应是“办成事”的窗口。那么,为什么还要设置一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呢?

所谓“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其实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是前来办事的群众反映问题的窗口,核心在于服务企业、服务群众,集中处理非企业、群众自身原因办不成事的问题。这无疑是提供给普通办事群众一个吐槽、投诉的场所,最终是通过倒逼作用把事情办成。比如,服务中心现场设立调解室、连接总服务台,专治各种疑难杂症;要求服务、咨询、引导做到一次性告知,让群众办事少走弯路、少跑腿……据悉,目前北京市各区级政务服务中心都设置了类似的窗口,而且特色突出,各有特点。比如,朝阳区推出的“朝我说”、顺义区推出的“顺手提”等,其本质都是“办不成事”的反映与受理窗口。

仔细想想,“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所需的窗口,这是助推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办事效能、改善政务服务的一种积极创新和切实探索。 (杨 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说话算话也是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篇:限薪、限播为明星“正衣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