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快递代收点,应该更便民

2021-03-19 12:00:37    广州日报

“没通知快递就被放到菜鸟驿站,离家1公里远 ”“特意备注不要放驿站,还是放了”“去代收点好几次都没人”“取件被强制拍照”……日前,一则新华社报道发出疑问:快递代收点到底方便了谁?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首先,方便了快递员。对快递小哥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收入主要靠“量”。如果挨家挨户送货上门,意味着要在小区里东跑西颠,找门牌号、开门禁、送上楼梯,想想都觉得费劲。放在代收点呢,一放了之,大大减少了工序,免除了奔波之苦,提高了派件效率。虽然代收点也要收钱,但算算账,还是划算。其次,方便了快递网点。细心观察便能发现,快递行业一直在变。比如过去,快递网点是“神经末梢”,就是整个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如今呢?网点之下,又有了下游。在各小区,快递代收点已经做成了一门大生意。网点直接与代收点对接,将快递批量运过来,由代收点处理,可节省时间、人力等成本。

在快递的最后几百米,“能量”是守恒的。有人省事了,就必然有人多付出。从网友吐槽来看,走几百米拿快递,还得迁就代收点营业时间,有时还丢件……不得不说,这属于服务缩水、打折,如果再说重一点,就是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按照规定,将快件投递到约定收件地址、由收件人当面验收,这是企业的义务。现在,快递都跑到代收点了——代收点是约定地址吗?顾客当面验收了吗?

应该说,质疑很容易,吐槽也张口就来,但解决问题并不简单。从目前来看,快递代收点作为产业链的终端,直接面向客户,已是一个趋势。接下来,它们或将遍地开花,更具存在感。所以,若问快递代收点到底方便了谁,其潜台词是:快递代收点,能否更便民?

有需求就有市场。快递代收点既然是一门生意,就得回应需求、解决痛点。当前,用户所吐槽的,集中在取件距离远、营业时间不“友好”、丢件等。其实,快递代收点完全可以优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比如有网友分享,平时只需打个电话,小区内的代收点就可以派人将快递送上门。还有,营业时间可以尽量“人性化”,与上班族的作息相符合;取件时谨防错领、冒领,则需要信息化平台,需要精细管理……说白了,快递代收点的经营不能粗放,该智能的智能化,该加人手的加人手。如此,这门生意才能长久。

此外,也不能仅靠代收点。没通知就放驿站、“特意备注不要放驿站,还是放了”,这类问题代收点可解决不了。谁能解决呢?终端不行,前端或可一试。目前,快递服务定价,总体上“粗”得很,基本只考虑距离、时间等因素。何不更精细些呢?比如在消费者购物(寄件)时,就提供更多选项:放代收点、快递柜还是送货上门。想送货上门,那就稍贵几块,有人选代收点,就便宜些。自主选择,各得其所,这不是挺好么?(夏振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限薪、限播为明星“正衣冠”
下一篇:别让“密薪制”异化为以权谋私的“暗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