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共享充电宝又再涨价 温水煮青蛙不可持续

2021-03-31 11:17:51    羊城晚报

共享充电宝不约而同地又涨价了!商圈和医院等特殊场景每小时3-4元,酒吧夜店等每小时高达10元。除此之外,封顶价格也让人咋舌,每24小时封顶价24元到40元,总封顶价99元,都赶上一个移动充电宝的价格了。记者走访了一些商超发现,不同品牌共享充电宝的租用价格各不相同,但相比最初刚投放市场时,价格翻了2至3倍。(3月29日荔枝新闻)

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等,一度被业内普遍看好,被认为是有望最早实现盈利的“共享经济业态”。从近一两年的表现来看,此前的判断,基本应验。在“网约车”仍在盈亏平衡线上苦苦挣扎的当下,共享充电宝居然开始挣钱了,并且随着一再提价,渐有“暴利化”之架势,这着实给人以时移世易之感。

经济学的常识是,市场集中度的提升,一般都会导致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在行业的深度洗牌之后,共享充电宝早就从最初的“群雄混战”过渡到了“巨头鼎立”乃至是“寡头对垒”的格局。当一个行业被所剩不多的“寡头”支配,难免会形成“赢者通吃”的结果。此番,共享充电宝又涨价,价格变化的本身,还不是最引人关注的,“集体涨价”才最耐人寻味。试问,这其中是不是存在着协商一致、默契串联的情形?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已经历了多轮提价,最近涨价的进度更是越来越快,力度也是越来越大。相比于最初的“试用价”,如今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早就翻了数倍。相关运营商之所以有一再提价的底气,无疑是基于市场数据所反馈的“信心”。现阶段,共享充电宝已形成了庞大的用户人群,不少人甚至产生了深度的习惯性依赖。理论上说,这部分属于价格不敏感型消费者,就算是再涨价,似乎也是离不开共享充电宝的。

然而,果真如此吗?须知,共享充电宝最开始基本就是“白菜价”,消费者随手一用,支付个几毛钱、几块钱,毫无感觉。但是,在一次次温水煮青蛙式的渐进式加价之后,不少人会忽然发现,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居然这么贵了!?每一次充电付钱,不仅感到肉痛,甚至还会觉得离谱。这一用户群体,恐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牢固。对于真正的手机深度用户来说,改变健忘、偷懒的小毛病,下决心随身携带自己的充电宝续电,并不是个难事。

市场经济,买卖自由。就算是共享充电宝一再提价,也不能简单说是“割韭菜”“宰一刀”。所谓定价,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动态博弈的过程。一旦需求端发生变化,双向调价有望取代阶段性的单边价格上涨。而这,正是市场之手的力量。

从长远看,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随着手机续航时间的延长、随着手机性能衰退的减缓,以及快充的加速进化,“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面临着肉眼可见的天花板。在这种大趋势和预期框架下,共享充电宝的疯狂涨价,恐怕也是不可持续的。(然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格杀勿论”式执法划出城市管理大问号
下一篇:“剧本杀”是如何俘获年轻人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