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不撕广告格杀勿论”,城管服务外包不是“执法权”外包

2021-03-31 15:18:37    新京报

外包人员上街单独执法,已然超越法律界限。

近来,一则“城管威胁店员清理贴纸否则‘格杀勿论’”的新闻,引发热议。

据新京报报道,日前,浙江桐乡一位“市容巡查”人员指着沿街药店玻璃窗上的广告语说是“垃圾广告”,要求店家一律撕掉,并表示这是市政府的要求,不执行便“格杀勿论”“先斩后奏,不管了”。随后,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回应称,系操作失误。涉事的桐乡瑞邦保安公司公开道歉称,当事人为该公司员工,已按规定将其辞退。

该新闻之所以被热议,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法中的不当言论。“格杀勿论”这样的字眼,从执法人员口中说出来,任谁听了都会感到刺耳。其中折射出的手握权力的豪横,显然与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平心而论,对这起事件,当地有关方面的处置算得上神速了,值得肯定。只不过,在此番“善后”工作之后,还有不少疑云需厘清。比如,要求药店撕掉其店名标识,究竟令出何处,有何法律依据?法无禁止即可为。商家在店内张贴标识,怎么也不能跟“垃圾广告”挂上钩。据涉事的“市容巡查”人员表示,他“带着桐乡市人民政府、桐乡市市长、市委书记的命令”,这究竟是假传命令,或附会式理解,还是闻令而动,也需查个水落石出。

不仅如此,此次事件还暴露出来了“城管外包”这个老问题。

近年来,不少地方探索公共服务外包购买制度,城管外包、聘用保安公司辅助城管队员进行城市管理,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提高行政效率,本是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制度的初衷。但无论是此前协管人员与民众发生冲突,敲诈勒索商户,还是有涉黑人员通过外包公司混进“执法队伍”,抑或是这次事件都提醒,外包之前,应厘清政府公共服务与行政执法的边界概念,服务可以外包,执法绝对不能“外包”,否则就会增加滥用权力的风险。

也应看到,《城市管理执法办法》明确“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可以配置城市管理执法协管人员,配合执法人员从事执法辅助事务”,“协管人员依法开展执法辅助事务,受法律保护”。为此,城管“外包”范围当有严格限制,须是“辅助”而不能“单干”。一言以蔽之,城管外包服务还需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从规章制度上进一步规范。

回到此次事件,一个第三方外包人员,堂而皇之穿着印有“市容巡查”的制服,在大街上单独执法,已然超越了法律界限,属于明显的违法操作。当地有关部门应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规范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外包服务公司的监管、审查,而非止于将涉事“临时工”一辞了之。

权力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运行。“格杀勿论”等不当言论的背后,是肆意妄为的权力欲在“探头”。有关部门应当以此为契机,规制城管外包服务的边界,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柳宇霆(法律学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铁块替代混凝土”式检测之乱尤须严惩
下一篇: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建设平安中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