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伟大崇高,不容消解

金安    2021-04-02 10:24:13    人民网

英烈之于一个民族,意味着什么?如果英烈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崇,将会带来怎样的恶果?面对个别人侮辱、诽谤、抹黑英烈的错误言行,强烈谴责并且绳之以法是否小题大做?

在又一个清明来临之际,当我们悼念先辈、缅怀英烈之时,认真思考并回答好这几个问题,极为必要。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们这个社会,每当诋毁英烈的错误言论出现,总能引来舆论的一致声讨。这足以说明,崇尚英雄、捍卫英烈,已成为我们社会的基本共识。同时我们也看到,仍然存在一些声音为那些诋毁英烈者叫屈,认为对他们的批评和惩处是“上纲上线”,实在没有必要。

我们认为,不论是对诋毁英烈者的严厉惩处,还是对上述言论的严词批驳,都非常有必要。

“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回望历史,无数英烈用智慧和汗水乃至鲜血和生命,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他们的血性令敌人胆寒,他们的精神让天地动容。

身处和平年代,我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就是在坚守国家和民族的共有价值,凝聚发展前行的力量。

英烈的不朽,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英烈事迹彰显伟大,英烈精神诠释崇高。它们浇筑着民族的精神基因,搭建着社会的信仰基石。倘若英烈事迹任由抹黑、英烈精神任由歪曲,民族基因就会变异,信仰大厦也会崩塌。试想,如果没有了精神引领,一旦国家和民族面对生死存亡,还有谁能舍生忘死、挺身而出?

有人说,伟大的需要使人崇高,卑微的需要使人沉沦。诋毁并遗忘英雄,就是在磨灭一段历史,也是在摧毁一个民族 。历史昭示我们,“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是一些心怀叵测者的惯用手段,以乱其史来乱人心,动了根就会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大厦轰然坍塌。这在任何时候都要高度警惕。诋毁英烈从来不是嘻嘻哈哈的说辞、随随便便的言行那么简单,其中深藏着历史虚无主义的无耻伎俩,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颗毒瘤。

尊重英烈,对诋毁英烈者坚决说“不”,既是尊重一个个鲜活的、可敬的灵魂,更是在尊重我们自己,照亮人性中最善良的那束光。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更不能放任诋毁英雄。时代不可缺崇高,历史不能断血脉。让英烈们的英名万古流芳,保护英烈,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自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收缩型城市”带来治理新命题
下一篇:“芯片荒”呼唤提高芯片自主供给能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