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美国——

狭隘的人权理念 十足的霸权主义

常 健    2021-04-08 10:13:34    人民日报

3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布第四十五份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在这一报告中,美国再次把其对人权的狭隘理解作为所谓的“人权标准”,将与其标准有差异的状况统统归为“侵犯人权”,并将报告结果作为打压与自己政治制度不同国家的工具,极尽污蔑诽谤之能事,以期实现维护其国际霸权的目的。

该报告声称其所包括的人权内容涵盖了《世界人权宣言》和其他国际协议所确立的、被国际社会所承认的个人、公民、政治和劳工权利。然而,《世界人权宣言》和各项国际人权公约所确立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不仅是劳工权利,还包括少数族裔、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各种特定群体的权利。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所通过的大量有关人权的决议,更是涉及生存权、发展权、和平权、环境权等一系列个人和集体人权。诡异的是,在美国的国别人权报告中,却单单拣出在美国的国家制度下,被高度强调的个人自由和政治权利,以偏概全,这种标准的选择性充分暴露出美国要将自己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世界所有其他国家。正如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报告序言中强调的,美国要将人权置于其外交政策的核心。当美国用这种人权理念作为普世标准来衡量与自己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时,这些国家的人权状况自然就会被描述得一团漆黑。

不出所料,布林肯在谈论2020年人权状况时,颠倒是非黑白起来显得非常“得心应手”。在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权的影响时,布林肯将疫情对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影响一笔带过,而把话头转向了个人自由。他说:“疫情大流行影响的不只是个人的健康,还有人们安全地享有其人权和基本自由的能力。”就这样,在疫情期间放任疫情蔓延被美化为“用民主价值和程序保护公民”。难道美国3000多万人感染、超过50万人死亡的人间惨剧就是这种所谓“民主价值和程序”所要达到的结果吗?相反,中国等国家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却一再被美方诋毁污蔑。光天化日之下,没想到一些美国政客居然能如此毫无底线!试问,难道不采取这些疫情防控措施,任由病毒肆虐就是在保障人权吗?美国政府这种将个人自由权利置于人民生命权和健康权之上的人权价值排序,正是导致美国成为全球疫情最严重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却还要拿出来当作其他国家的教条,难道美国提供的反面“经典案例”还不够多吗?

依据这种偏狭和傲慢的人权标准,美国政府对凡是采用了美式政治制度和所谓“民主”程序的做法,不管什么结果都给予积极评价,反之则批评打压。在这份报告中,美国绝口不提其国内因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杀致死所引发的全国性持续抗议,绝口不提美国大选后爆发的冲击国会山事件,绝口不提在疫情期间亚裔所遭受的歧视和仇恨犯罪,却别有用心地大赞他们在中国香港、白俄罗斯、尼日利亚、委内瑞拉所煽动和制造的动乱。报告绝口不提美国政府逮捕了多少本国示威者,却摆出一副义正辞严的样子,将中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除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污蔑为“罪行”。报告绝口不提美国在世界各地如何发动战争、侵犯他国主权、滥杀无辜平民、滥用单边制裁,却将受害的叙利亚、也门、古巴、委内瑞拉等国政府作为攻击的目标。这种再典型不过的人权政治化和双重标准,却被布林肯说成是“客观的和全面的信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美国偏狭的人权理念造成了其在疫情下的人间惨剧,美国所谓“人权外交”扰乱了世界的和平,给被干涉国家带来了人权灾难。可以想见,如果美国政府一意孤行、继续肆意妄为,这种做法还将给世界带来多少新的人权灾难。奉劝美国政府直面事实,深刻反思自己国家的人权悲剧,立即停止将狭隘并已被实践证明失效的人权理念和制度强加给世界其他国家,彻底放弃在人权问题上的霸权主义和双重标准。

(作者为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主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暖暖的站牌,满满的爱
下一篇:学史力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