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质疑公墓“干部区”,折射公众对特权的反感

2021-04-08 10:55:04    新京报

近日,江苏常州金坛区殡葬服务中心因在公墓区内设置“干部区”“华侨区”等标识牌,引发网友热议。

4月6日下午,金坛区民政局回应争议称,标识牌已于当天上午被撤下。金坛区殡葬服务中心也迅速做了通报说明。通报称,此前,很多老干部安葬于此,因此被当地民众习惯性称作“干部区”,2021年,区殡葬服务中心为了方便群众祭祖,为老墓区安插名称标牌。考虑到当地民众的称呼习惯,所以竖立了“干部区”“华侨区”标识牌。不存在“干部区”只对干部身份的人开放,公墓区内也有普通群众安葬。

金坛区民政局表示,墓区在设置时,除烈士等特殊原因外,不会进行身份上的划分,后期也将继续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其实,“干部区”的公墓到底有没有特殊待遇,目前也只是当地一面之词。由一块“干部区”牌子引发争议的背后,实际反映出的是民众对特权身份的敏感。

相关单位设置“干部区”标识牌或许是无心的,但“干部区”标识牌本身就透露出一股来自特殊身份的优越感。为了避免争议,带有“干部区”三个字的标识牌其实从始至终都不宜出现在公墓区域。

就在不久前,在广西一地的植树活动中,就专门设立了“处级领导植树区域”的醒目标牌。外人一看,合着在官场上,即使种一棵树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这股浓重的官僚主义气息,就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适,广受指责。

尽管两件事并不相同,但都反映了公众对特权意识、官僚主义的反感。地方相关部门在日常活动中,应该考虑周全,尽量避免公众产生这种误会。

宋代范成大有诗云,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其实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早就有生前高低有别,死后均化尘土的平等观念。专门搞出一块“干部区”来,不仅仅触动公众对“特权”的警惕心,也违逆了这种深入文化骨髓的平等意识。这也足为其他地方警示:用“身份职位”划分活动区域的行为还是免了吧。

和生(媒体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破解“影子教师”尴尬处境,需提高融合教育质量
下一篇:姐姐抚养幼弟是义务,但人生不只有法律条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