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认同

祁进玉    2021-04-12 11:08:39    人民日报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夯实文化认同的基石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做好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的长久之策、固本之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以通用的汉语言文字进行不断深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人口的流动更加频繁,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形成,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不少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得益于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比如,云南一些地方玉石加工和交易历史悠久。为更好发展相关产业,很多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都能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互联网寻找商机,也常常阅读有关雕刻打磨工艺发展的汉语书籍,学习更先进的加工技术,制作更精美的玉石等相关产品。熟练掌握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他们可以动态掌握行业信息,紧跟时代发展的大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夯实文化认同的基石。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保留着一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这里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消费者,也成为唐卡艺术爱好者的求学之地。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地的很多土族画师都可以用普通话讲授关于唐卡绘画的技巧。无论是藏族、土族、蒙古族还是其他民族的学员,都能熟练地使用汉字记笔记。正是普通话和汉字,让他们交流无碍,共同为继承发展热贡艺术而努力,进而让民族文化走得更远,让文化认同的根扎得更深。

当前,“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对于少数民族群众来说,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创业发展和成长成才。

需要看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并行不悖。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也对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目的,在于消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沟通障碍,更好地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丰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才能凝聚力量、强化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发展机遇垂青有心人
下一篇:养老金融监管要亮出“牙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