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干部若沉默 发展会“沉没”

 邵 琨    2021-05-25 16:18:20   

近日,媒体报道基层存在一批“沉默干部”,他们或被迫、或主动选择不说真话、不说有实质内容的话。这种干部“群体失语”现象正在基层抬头,损害干事创业氛围。

人们常说,沉默是金,但是干部一味“沉默”可未必是“金”。基层干部距离群众最近,最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如果他们面对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习惯于采取沉默态度,不去问、不愿问、不敢问、不想问,极容易错过破解问题的良机。这样的“沉默干部”多了,我们的事业面临的风险就大了。

要让“沉默干部”张开嘴,得搞清楚是什么让这些干部选择了“沉默”。从报道中我们看到,“沉默干部”的表现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闭嘴装糊涂,两手一摊,两眼一黑,啥也不管;有的干部有本领恐慌,遇事凭感觉,张嘴就露怯,面对上级忠心耿耿,面对工作不知咋整;有的认为“谁说谁犯错、谁说就谁干”,所以选择不说;有的想说不敢说;有的想说没机会……不管哪种情况,有一点却相同,那就是“各怀心事”背后反映了一些干部担当意识、担当能力的缺失。

打破“沉默”必须重担当。要通过严格考核和执纪问责,让“太平官”“老好人”难以为继,让“一团和气”没有市场;要开展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干部业务能力,让不学习不思考、知识储备长年不更新、沉默不会说的“南郭先生”有话可说;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政策机制,如容错机制、激励机制等,让领导干部讲真话没有后顾之忧,等等。总之,要通过一切方式手段使越来越多的干部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创造条件让他们会说、能说、愿意说。

干部若沉默,发展也会“沉没”。让干部把“沉默”在嘴里的“金”吐出来,变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金玉良言,是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期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雪山永远不会忘记
下一篇:让2亿人的“饭碗”稳稳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