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这事能怪翟天临?

2021-05-25 16:20:29    光明网

又到毕业季。据说现在一到毕业季网上就兴起一波对翟天临的声讨,说是在翟天临抄袭事件之后,教育系统整体加码毕业论文审核,查重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学生们压力山大,于是声讨翟天临以泄愤。

这事让人有点三观迷茫。低重复率,难道不是论文最起码的要求么?无论翟天临抄或不抄,这条标准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翟天临抄袭事件后,论文审核迅速加码,这只能说明此前失之于宽,漏过了多少水分满满的论文。现在严格要求,不过是常识的回归:重复率高,还能是一篇有学术创新的论文吗?从这个角度看,声讨翟天临是没道理的;相反,幸亏有他以身试法,让全社会重温了一遍何为学术规范。

查重当然是种压力,也肯定会让一大批学生不舒服。但反过来说,写论文又怎么可能是一件舒服的事?本科四年、硕士两三年、博士三年甚至更长,所学的全部知识荟萃于一篇毕业论文,容易、简单、轻松,才是咄咄怪事。

更值得深思的是,一个查重,让学生群体叫苦不迭,也可见当前整体的论文生态。说是网络声讨翟天临,到头来反衬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术面貌,细细琢磨一下,恐怕难以令人乐观。

在网络上不乏这类声音——“我没抄,就是重复率高,我们专业就这样”云云。没抄,却有着高重复率,更是一种毫无价值的论文,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比抄袭更值得反思。这意味着论文写作已经生产线化了,思维模式、理论阐释高度同化,不同的大脑,却是同质内容的输出机器。

并没有刻意抄,却鬼使神差地写出一篇似曾相识的论文,这种情况,或许才是论文查重更有价值的存在意义。论文查重,不仅是防抄袭,更是防论文生产的套路化、模式化。超出必要界限,大篇幅地将材料翻来覆去地引用,用原文说明原文,“我注六经”“六经注我”颠来倒去,无论如何也不符合现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要求。

按理说,高等教育应该着重于创造性培养,学习越深入,越有自己的独创之见。但如今不同层级的学生,却纷纷被查重折磨得苦不堪言,创造性反倒成了稀缺之物,论文表达像是同一个生产线模子压出来的产品。得承认,查重一定是一种“机械”,它一定不完美。但也正因为“机械”,查重才挤压了一切可操作空间,摒弃了主观判断。查重其实是以数字化的形式,亮明了对论文独创性的底线要求,不能因为它不完美,而将这条检验论文合法性最刚性的标准给颠覆了。

社会非但不能在论文查重一事上有所动摇,相反,应该加大重视。当然,加大重视是全方位的,比如有学生反映查重系统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网站收费过高、造成学生负担等,这些情况也应当引发关注。对查重系统进行更新完善,引导更多社会力量进入相关行业、摊平市场价格,都是重视查重的题中之义。

从近些年屡屡发生的学术丑闻来看,整体的论文查重、审核还谈不上“太多”“太严”的地步。“论文重复率”这根红线不能被突破,但如何让查重系统更加客观、严格,同样大有文章可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温水煮青蛙式”围猎,不可不防!
下一篇:“马拉松之殇”倒逼体育保险产业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