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为教育扶贫尽一份心力

夏 森    2021-05-31 10:37:34    人民日报

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章和证书,心情非常激动。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参与其中、躬逢其盛,感到非常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最讲认真,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我出生于1923年9月,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工作一辈子,就是希望国家富强,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是1983年离休的,但是,人可以离休,共产党员身份不能忘记。我们党下大力气带领和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我虽然已离开工作岗位,也应力所能及作出贡献。2006年,我到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调研时,了解到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突出,深感决不能让孩子们上不起学、上不好学,要尽我们的所能,为老区的孩子出一份力,让贫困孩子们有桌椅、有文具、有教室、有学上。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强调“贫困地区教育一定要搞上去,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有上大学的机会,再过十年八年能够成为致富能手,起码有本事挣到饭吃,不至于再过穷日子。”事实证明,只有教育才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彻底摆脱贫困;孩子们好了,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好。资助孩子上学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育人。捐献学习用品、桌椅,捐资建教学楼,设立基金,都是为了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也是用行动告诉孩子们:大家没有忘记你们,大家都在关心你们,你们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收获更好的明天。

在资助贫困学生时,我特别强调思想品质要好、道德品质要好、一定要热爱祖国。要让这些孩子立下自强不息、报效祖国的志向,坚定中国共产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信念,让他们不仅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要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收获荣誉固然欣喜,但也有些惭愧,因为还有很多比我做得更好、做得更多的人。我是参与脱贫攻坚战的一名老党员,做这些是我的本分,我只是做了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作者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精准施策助力中小微企业
下一篇: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