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儿童用品安全不能仅靠“良心保证”

2021-05-31 10:46:47    北青报

儿童用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牵动着众多家长的心。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据新华社报道,根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投诉线索,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围绕消费者投诉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号称品牌儿童雪地靴,实际却是三无产品,网店称不退货就不给退款;儿童手推车稳定性差、儿童学习椅安全性能不合格……

我国是儿童用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虽然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近年来依然发生了一些儿童用品安全事件。无论是校园跑道,还是儿童玩具,都曾经发生过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安全事件。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12315平台共接到儿童用品投诉举报5.16万件,同比增长152%。

在人们心里,儿童始终处于最柔软的位置。在商品安全上,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两权相害取其轻,人们情愿是成年人商品,而不愿意在儿童用品上发生任何一点问题。儿童用品是一个良心行业,需要具有更多道德情操,不少儿童用品企业也是以此自我要求的。良心必须要有,但保证儿童用品安全,不能简单道德化。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形成无死角的安全闭环。

儿童用品应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这符合人们的道德认知,也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当前,仍然有必要对于儿童用品保持常态化观察,及时调整生产标准;业已执行的生产标准,必须落实到位。从市场情况来看,一些儿童用品之所以质量堪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厂家过度逐利,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跟踪等方面都存在不达标。必须加快形成并且严格执行儿童用品现代化标准体系,探索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确保源头无忧。

近年来,儿童用品销售已形成线上、线下并进的良好态势。当下情况是,线下销售的一些痼疾没有解决,线上消费也问题频现,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平台,虽然已经做出了超大规模,但在质量管控上严重滞后。线下购物找商场,线上购物找平台,这个原则必须确立起来。尤其是互联网平台,大要有大的样子,自身掌握庞大的数据流,更应该让技术造福消费者,成为商品安全的“保护伞”。我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商平台需对所售商品或服务承担监管责任。平台如果不肯承担责任,或者承担责任不力,都应当依法受到惩戒。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怕商品有问题,就怕问题无人理,这就需要畅通投诉渠道。一旦出现了问题商品,该召回的必须召回,该赔偿的必须赔偿,不能“和稀泥”,更不能“迁就落后”。

儿童用品生产要有良心,但儿童用品安全不能仅靠良心保证。儿童用品安全需形成可控闭环,源头防好,中间卡好,末端守好,才有岁月静好。安全必须落到实处。只有消费安心,才能消费放心;只有放心消费,才会扩大消费。儿童用品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把质量底线守住了,事关千家万户的高品质生活,事关千商万企的高质量发展。(乔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更多儿童撑起爱的天空
下一篇:独自生活更要自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