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以“农村公路+”疏通振兴“经脉”

2021-06-08 11:22:52    河北新闻网

灾后重建以来,四川省都汶高速等一批通道相继建成通车。同时,作为服务农民群众出行、农业产业发展最直接的基础设施,穿越田间地头的农村公路也不断向偏远地方延伸,并且持续提档升级,带动当地甜樱桃、羌脆李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新华网)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俗话,耳熟能详。走出去、送出去、引进来、留下来,只有通过公路建设这个“毛细血管”将养分、水分送到四面八方,才能迈向发展的四通八达。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打通任督“六脉”,将“农村公路+”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让乡村旅游“门庭若市”。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建成城市的“后花园”,丰富城市的“果盘子”“菜篮子”“酒坛子”,是当前近郊发展的一种趋势。农家乐要修在公路边上,垂钓、采摘要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只有切实的发展好村村通、路路通工程,让民生最大的出行得到保障,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体验好,路是最基本的硬件条件之一。

让产业融合成“五湖四海”。产业发展单打独斗无疑是小打小闹,既难以形成气候,也容易被社会大环境的市场所淘汰。因此,“抱团取暖”、齐头并进是新时代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对于农产品来说,本地资源饱和,深加工外运,打开远方的市场才是长远之计。而农产品的时间要求高,点对点要求高,构建好四面八方的交通体系,才能让产业发展走得远、走得快、走得好。

让高质量发展“节节攀升”。人才要引进来、留下来,文化要送进来,孩子要送出去,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涉及到高质量发展的多个方面,都是需要与外界的关联和紧密联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必定是要从路网的畅通开始关联。

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大一线干部需要以公路建设为切入点,以产业带动、就业驱动为着力点,关注群众聚焦的医疗、养老、教育、卫生、环保等事业,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张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努力为数字时代用户的“坦诚”守好门
下一篇:争当“贴心人”,办好“暖心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