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热衷红色旅游,新青年坚定且自信

孟哲    2021-06-21 10:15:37    人民网

随着“七一”的临近,各地红色旅游热度高涨。以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为例,《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北京鲁迅博物馆、北大红楼等红色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前去“打卡”。

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11%以上的市场份额。通过“寓教于游”“寓游于教”的形式,人们在旅游中感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承载于其上的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年轻一代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日渐增强。红色旅游,是他们表达爱国热情的一种方式,既能满足出行的需求,又能感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带来的精神震撼,已成为超越了一般旅游业态的新业态。

红色旅游,既是红色精神教育的大课堂,更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枪林弹雨壮志不摧,九死一生信念不改,换来了今天的盛世。鼓角铮鸣虽已远去,历史却不能被遗忘。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红色遗迹,追忆先辈足迹,聆听红色历史,感受红色脉搏的跳动,不仅能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更能让“红色种子”深深根植在年轻人心底,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

红色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增添了重要的一笔,年轻人通过红色旅游坚定信仰。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由一个个红色地标串联起来的。红色旅游让红色遗迹“保护好、活起来”,让更多年轻人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会牢记我们从哪里来,并看清前进的方向,扎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当然,红色旅游“火”起来,是动力也是压力。要在红色景区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水平。这不仅需要在健全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方面下足功夫,更要想方设法提升红色旅游发展的品质,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让红色文化更加鲜活,更有感染力,让更多年轻人从历史的“参观者”变成“参与者”。

年轻人爱上红色旅游,正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不忘来路的生动诠释,彰显了年轻人对国家、对文化的自信。作为新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奋斗者,年轻一代要把红色基因继续传承下去、赓续红色血脉,以红色精神照亮前行之路,努力奔跑,不懈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追梦之途,惟有奋斗
下一篇:1800万市民齐心抗疫,相信广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