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学会从填报高考志愿中发现自己

王 丹    2021-06-21 10:16:54    光明日报

千万考生走出高考考场,无缝衔接进入下一场比拼。

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让高考志愿填报更加多元和复杂,这为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带来增量。而在一直以来人们所信奉的“考得好还得报得好”“不能浪费每一分”的信念加持下,高考志愿填报也成了大有学问的一件事。此外,与此相应的是,志愿填报服务费近年来也水涨船高,据媒体报道,有些公司一单下来3万5万已不稀奇。

虽然一场考试无法定义一个人的一生,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早已成为公认的“社会炼金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全力托举一个孩子进入赛道,其所要传承是一个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的积累。最难的考试环节都已闯过来了,志愿填报自不能掉链子,如果对自己的专业判断和信息分析能力没有十足把握,那花钱寻求专业服务就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相信这是不少学生及家长,尤其是迎接首个大学生的家庭最朴素的想法,也是志愿填报服务市场得以存在并不断扩容的现实基础。

问题是,填报高考志愿的“诀窍”在于发现自己的兴趣,而高价外包的志愿填报服务,真能换来最佳答案吗?且不说,在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不少企业属于新下场选手,成立时间尚短,员工资质和企业信誉存疑;就算是一些长跑选手,服务时长、专业程度与服务结果也无法对表、缺乏保障,这一问题早就广受诟病。而至于不少企业吆喝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或平台,也无非是对官方公开的各种数据做了进一步的集成优化分析和更为友好的展示,并无所谓的“内部”“独家”成分。非要说“独家”,那也至多是指其数据集成工具的使用体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及家长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的压力,以及信息过载带来的焦虑。

问题还在于,考生自己的兴趣何在,如果考生及其家长都不明就里的话,那么,所谓大数据又如何能够发现?就在日前,面对市面上出现的“高价志愿填报指导”乱象,教育部发布专门预警,明确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所谓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最具溢价性的宣传噱头被这样直白地拆解,一些志愿填报服务企业的骗局或将无以为继。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归根结底做的是信息服务生意,这门生意的火爆,对公共服务的供给也不无启发。如果相关的公共服务部门在信息发布和公开方面做得更加精细化、人性化一些,那么从高考志愿填报企业那寻求信息服务的需求自然会下降,虚火也会败去不少,那些贩卖焦虑的营销策略或许也将不再那么好使。比如,志愿填报相关政策阐释更明了,相关数据披露更详细从容,数据查询和展示更便捷友好,数据统计分析工具更易获得等等。

购买专业合规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无可厚非,但并非所有服务都可以完全外包。在一些高考志愿填报案例中,出现最多的是分数,出现最少的则是能标定个体的那些有生命气息的特征,比如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等。就算如此志愿填报一分都不浪费,那也是分数的最佳归宿,并不一定是作为活生生的个体的最佳选择。那些社交平台上关于“小镇做题家”的吐槽或自嘲,有一部分或许正是高考志愿填报过于追求实用主义的结果。参考而非完全依赖,或许是学生和家长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更妥当的态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1800万市民齐心抗疫,相信广州!
下一篇:毕业致辞不仅为毕业生而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