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同样需要给予重视

杨朝清    2021-06-22 15:54:19    北青报

浙江杭州市小学三年级学生悠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是大家口中的乖乖女。然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悠悠总是肚子痛。渐渐地,悠悠开始失眠,脾气也越来越大。爸爸妈妈带着悠悠去了好几家医院,都检查不出原因。最后经过一家医院心理门诊诊断,悠悠患有注意力缺陷,并且有明显的焦虑状态。

身体与精神并非两个割裂的部分,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肚子痛、失眠、脾气变差表面上是身体上的病痛,实际上却是精神疾病。被学业焦虑裹挟的孩子,需要的是减压;除了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还需要帮助家长们塑造理性、健康的教育观念,更加平和、从容地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后来,悠悠的父母退掉了好几个培训班,没想到,悠悠的成绩反而进步了。

父母上过大学对“读书改变命运”充满笃定的价值认同,对孩子寄予厚望;当孩子的角色扮演达不到家长们的预期,就一面对孩子进行“暴力育人”,一面让孩子上补习班来进行“鸡娃”。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一些孩子不堪重负,出现了精神上的疾病,学习成绩也没有得到提高。家长们的“揠苗助长”,非但没有如愿以偿,反而适得其反。

“争上游”没有止境,家长们也要学会约束欲望、调整心理预期。对直线型上升的渴望,让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在社会流动格局中始终永立潮头。只愿意孩子将来出人头地,却不愿意让孩子过上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得的平凡生活;只看得见少数成功的个案,却忽视大多数普通的个体;只在意孩子飞得高不高,却不在乎他们飞得累不累,让孩子们失去了应有的童真与乐趣,过早地患上了精神疾病。

孩子们并非木偶,他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同样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帮助。说到底,人生是一项长跑,那些精神健康、丰盈的孩子,即使在某一段赛程落后,也会迎头赶上。少一些学业焦虑和“流动恐惧”,教育才会回归爱的本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养老金17年连涨厚植退休人员获得感
下一篇:让“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没有市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