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如何减少“药箱里的浪费”

2021-06-23 10:48:05    工人日报

据《科技日报》6月21日报道,记者在近期举办的首届世界医药零售业大会上获悉,互联网时代下家庭过期药品将有望形成长效的规范化统一回收机制。据透露,此次启动的项目,会持续扩大开放示范区,着力提高回收覆盖率,并探索形成较成熟、可借鉴的家庭过期药回收体系。

有调查显示,我国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其中30%至40%的药品超过有效期3年以上,但80%以上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每年被随意丢弃的家庭过期药品高达1.5万吨。加之大处方带来的不合理用药等,不仅造成“药箱里的浪费”,而且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药品的有效期是经过长期考察实验测定出来的,一旦过了有效期,有效成分分解十分迅速。服用这样的药品,不会“治病”反而可能“致病”。同时,公众对于过期药品回收不甚了解,处理过期药品一般是将其随生活垃圾丢弃,而一些药品含有抗生素、激素等化学成分,可能对土壤、水体、空气造成污染。还有一些“药贩”低价收购居民家中的过期药品,经重新包装后再次出售。

基于此,家庭过期药品已被明确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需要采取医疗用品的专业销毁方式进行销毁。

相关部门、医药企业和零售药店也在积极开展过期药品公益回收活动,以唤起公众安全用药的认知和意识。有的药企启动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和免费更换机制后,创下了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吉尼斯世界纪录。

杜绝“药箱里的浪费”,应积极探索完善过期药召回机制。比如,是否可以在一些地方和药企开展过期药品公益回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强制性过期药品召回机制,使之成为药企的法定义务。或者将过期药品回收纳入垃圾分类管理,细化过期药品丢弃和回收办法,进行预约回收、集中回收,等等。

同时,有关部门应及时通过宣传、咨询、举办安全用药讲座、发放知识手册等形式,给公众普及基本的药品知识,帮助其了解、选择正确的购药、贮药途径,增强人们的安全用药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过期药品可能带来的危害。(汪昌莲)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沿着高速,看见“可爱的中国”
下一篇:家庭消费账单藏着向往的生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