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治理食品浪费,可操作才能见实效

郑岩    2021-06-24 13:46:51    人民网

外卖点餐如何避免浪费?平台应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理性消费。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督促食品生产及餐饮服务经营者及单位食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等主体加强作为、创新举措,依法严厉查处各类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公告》相关内容一经公布,引发网友热议。

反食品浪费法公布施行,意味着反食品浪费不再只是道德规劝,而成了法律规定。法律明确牵头部门和执法主体,兼顾约束和倡导,为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提供了法治保障。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法规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关键还需要将条文落实为更具操作性的规定流程,需要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形成机制,让制度“动”起来、执行“硬”起来。此次五部门发布的《公告》,正是让法律顺利落地的务实之举。

浪费不只在舌尖。时下,不少人仍然认为浪费主要发生在餐桌上。事实上,从粮食产购储加销环节的损失,到食堂卖不完的饭菜,再到生鲜超市保存不善造成的损耗、临期食品的不合理处置,都会造成浪费。此次《公告》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经营改善食品储存、运输、加工条件,要求食品检验机构探索捐赠、拍卖、合规留用等多种分类处置的方式,从浪费产生的全流程入手,治理舌尖上、餐桌前、运输中、仓储后等各种浪费,形成勤俭节约的合力。

“节约粮食,从小做起”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但很多人在认识和行动还没跟上趟。以外卖平台为例,入驻商家希望扩大营业额本无可厚非,但刻意使用“凑单满减”等方式诱导顾客超量点餐有违绿色消费的初衷。对此,《公告》对外卖平台的消费提示做出明确规定,从细节入手也是为了让消费者时时观照自身行为。我们期待,相关主体守土有责,探索更多“微创新”,帮助养成更健康的消费、生活习惯。

《公告》还鼓励学校食堂运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智慧管理模式,这一优秀探索正在上升为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的确,能否提出更多既避免浪费又便于操作的方法,直接影响着法律落地的效果。此外,能否明确浪费的标准,能否更好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这些问题仍需加速探索。未来,各地各部门还应制定更多可操作办法、程序性条款,从而更好实现立法初衷,让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起来。

今年四月反食品浪费法施行后,江苏南京开出首张反食品浪费法罚单、广西一学校食堂过度挑选菜叶被勒令整改等事件引发关注。正如《公告》所强调,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让严厉查处浪费行为成为常态,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推动早日形成不想浪费、不能浪费、不敢浪费的社会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面青砖墙,浓浓鱼水情
下一篇:开放办学要“风向标”更需“路线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