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五个一百”,让正能量不断传承

2021-06-29 15:33:00    中青网

由中央网信办主办,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央视网承办的中国正能量2021“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6月25日上午正式启动。此次评选活动以“奋斗的人民 奋进的中国”为主题,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攻坚、抗疫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征集评选展播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百幅网络正能量图片、百部网络正能量动漫音视频作品和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

今年年初,一张大连海洋大学师生志愿者风雪中运送物资的照片在各大平台刷屏,被网友称为“移动的雕塑”。暖心的正能量从校园的一隅传播到网上,“永远不要低估年轻的力量。谢谢你们,年轻人!”“是每次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让我坚信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这才是世界名画”,无数网友的留言评论诉说着自己的感动,而“五个一百”又将这份感动从线上传递到线下,让我们更加身临其境,有所感悟。启动仪式上,这个平均年龄仅有19岁的青年抗疫突击队来到现场,分享当时的见闻故事,一位队员指着照片回忆道,自己的防护服上写着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铿锵有力的话语,青年人听在耳中,感悟在心中,更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这份精神传递给更多人,并不断传承。

通过“五个一百”,越来越多诸如“移动的雕塑”的正能量故事被发现、被汇聚,更多美好精神被提炼、被传承: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在2021年网络春晚上唱起歌曲《少年》,让人泪目;云南森林消防总队拍摄大象团队的日夜辛劳、跟踪记录,让全世界人民共同心系“象”往的生活;李子柒耕种山水间的如诗田园生活,通过短视频触动了海内外网友;贺娇龙纵马于天地间,一展新疆苍茫美景;深耕纪录片三十多年的闫东导演,用镜头为当下立传,讲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震撼故事……这些正能量故事,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可爱中国、青春中国、可亲中国、魅力中国、奋进中国。“五个一百”,让中国故事得到更好讲述,让网上网下同心圆得到更好描绘,让中国人的可贵精神得到不断传承。

“五个一百”,更离不开精神的传承。启动仪式上,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成员张开慧听了大连海洋大学青年抗疫突击队的故事后红了眼眶,师生们“舍我其谁”的精神,令他回忆起自己当年没有二话、义无反顾投身边疆,一直奋斗到退休的经历。最令他感动的是,当年那一心为人民、冲锋在前的精神得到了传承与发扬。而我们看到,这种精神的传承,可以体现在抗疫过程中千千万万的白衣战士身上,更可以体现在每一个新时代的奋斗者身上,我们是奋斗的人民,共同汇聚成一个奋进的中国!“五个一百”评选展播活动如今也已镌刻上第六个年轮,在每一年的获奖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文章《唐诗中的长安城市图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品读诗意盎然的美丽中国;短视频《无名的丰碑》传承革命先辈伟大精神,引导广大网民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图片作品《护航女兵拍下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大片》展现中国海军风采,更宣扬了我国和平发展的理念……种种创新形式、各类精彩故事,为我们的社会不断增添正能量。我们生在今日之中国,自当肩负历史使命,把正能量故事不断续写,让故事中可贵的精神代代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内容建设,指出“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在全国上下共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重要时刻,“五个一百”评选展播活动拉开了帷幕,可谓正当其时。让正能量故事不断汇聚,让故事中的精神不断传承。奋斗的人民令人尊敬,奋进的中国令人向往,我们身为其中的一员,正应从自己做起,让心灵产生共鸣,让行动相向而行,让正能量不断传承。(何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共绘网上网下同心圆
下一篇:拿日本福岛装“高档”,农夫山泉有点“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