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规范量刑,让司法公正可视化

2021-07-12 15:04:22    光明网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下称《意见》),从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国法院、检察院全面实施。《意见》明确了量刑的指导原则、量刑的基本方法、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和常见犯罪的量刑,将交通肇事罪等23种常见犯罪判处有期徒刑的案件纳入规范范围,同时规范罚金、缓刑的适用。并规定,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危害严重的犯罪,在确定从宽的幅度时,应当从严掌握。

众所周知,刑事审判的主要任务是依靠定罪量刑来打击罪犯,维护社会秩序。定罪和量刑自然也成为刑事诉讼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但司法实践中往往重视定罪而忽略量刑,譬如一些公开的庭审现场中,控辩双方往往为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而辩论激烈,对量刑问题则一笔带过。而只有以科学合理的规则来规范量刑,才能让公众清楚地看见量刑的依据,进而提升司法公信。

在现实中,具体如何量刑由司法人员在实践中根据多个量刑情节加以裁量。就以盗窃罪为例,根据《刑法》,盗窃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那么,何谓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省的标准也不一。而且,在数额较大的三年以下的量刑幅度内,如何量刑还要考虑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是否累犯、盗窃次数、财物性质、盗窃手段、是否退赔等因素。

由于决定量刑轻重的因素过多,量刑标准复杂,让司法人员拥有一定的裁量空间,也让社会公众有了想象空间。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量刑规范,不管法官如何量刑,哪怕量刑规范、合理、公平到极致,被害人也会觉得判轻了,被告人也会觉得判重了,公众也会觉得云里雾里。尤其涉及到公众关注度极高的刑事案件,如果量刑失衡或者量刑依据不透明的话,必然会引发人们对司法公正的合理怀疑。

因此,对于如何量刑,必须有“一把尺子”作为依据,尽量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和想象空间,或者对裁量空间予以规范。将23种常见犯罪的量刑进行规范,一方面是由于这些犯罪比较常见,关乎量刑轻重的因素比较稳定,量刑尺度容易掌握,另一方面正因为这些犯罪较为常见,如果量刑不当,极易损害司法公信。故而,在量刑规范的指引下和充分说理下,《意见》将推动量刑公正实现,让当事人和公众感知量刑的尺度和细节,切实提升司法公正和权威。(史洪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网友建议延乔路增设烈士雕塑:《觉醒年代》与观众的情感链接
下一篇:72岁退休教师独力办免费书屋,也该多些政策阳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