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期待更多斑马线成为文明的风景

2021-08-11 11:10:41    工人日报

据央视报道,近期,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在开展礼让斑马线现场执法的同时,公布了一批新增设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点位,其中217处路口的“电子警察”增加可记录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交通违法行为的功能,交管部门将对相关违法行为人依法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

斑马线是保证交通通行效率的重要标线,是维护交通秩序、降低交通事故的安全线,也是体现城市和市民良好风貌的文明线。据此前公安部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逾千起,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总量的90%。

应该明确的是,行人在斑马线上的道路优先权是有法可依的——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尽管有法律的强制性约束,机动车不避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不少行人都曾经历过,在斑马线上被突然加速的机动车逼停,或者机动车强行穿插进行人队伍的情况。

一些机动车驾驶人对此也有苦水:自己也想礼让行人,但在没有红绿灯又人流量大的路口前,行人队伍很难间断,“礼让”等待太久,不仅影响通行效率,还会被后车不断催促。

此前,不少地方都曾开展过机动车礼让行人、斑马线的宣传、整治活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广东深圳等地,将机动车礼让行人写入了地方性法规,对机动车驾驶人行为作出更严格的限制;辽宁大连通过设置路口信息发布与提示系统、在人行横道前施划缓冲区域等方式,提示机动车自觉礼让行人,今年第二季度该市的机动车依法礼让率为93.26%,在半年内上升了近3%;还有地方鼓励交通参与人对不礼让行人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除了机动车礼让行人,每一位行人也应谨记“车让人,人快走”,从而进一步提高斑马线上的通行效率。有关部门在严管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行人随意闯红灯等行为的治理。

落实好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所有交通参与人的付出和努力。文明出行事关所有人权益和安全,良好的交通状况需要共治共享。

进而言之,只有从点滴做起,让交通法律法规的每一条内容都得到切实遵守和践行,让更多人养成守法遵规的习惯,我们的公共安全才能迈上更高的台阶。期待斑马线早日成为一道文明、有序、和谐的风景。(弓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关乎城市和谐与幸福
下一篇:大象回家,归途亦是起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