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退役军人处处大有可为

2021-08-27 11:35:21    人民网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13条,旨在充分发挥退役军人这支宝贵人力人才资源作用,促进更多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因此,引导和鼓励包括退役军人在内的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支持乡村发展,共谋振兴大计,是必然要求。把退役军人作为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来源,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就业引领等方面的作用,鼓励他们在农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就能更好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近年来,广大退役军人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贵州安顺,自2018年起,先后选拔、推荐数百名退役军人担任村支书、村主任和村两委委员,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带头人、引路人,被称为“兵支书”;一位退役老兵,用了3年多、行程3万多里,采访贫困群众、扶贫干部,记录下一百多个脱贫故事,用特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一位曾扎根西北大漠20年的“老兵”,解甲归来后选择来到大凉山深处,开始了支教生活,一干就是6年……

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战的最前沿,还是在记录脱贫攻坚战的大后方,无数退役军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展现了为民初心、敢闯敢试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品质,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抹独特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退役军人继续发挥优良作风,以新的姿态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必定能够发光发热、再立新功。

退役军人是重要的人力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不仅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退役军人的风采。有的在雪域高原工作并为战友守墓数十年,有的投身实业报国,有的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有的行走在乡间的邮路上……退役军人,是不穿军装的军人,始终有军人之姿,始终发扬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充分激发退役军人这一资源活力,倍加关心、倍加爱护他们,给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就能使得退役军人时刻展现军人本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这是老英雄张富清的人生写照,也是无数退役军人的初心使命。无论是基层治理、乡村振兴,还是边疆建设、志愿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都需要退役军人,更期待退役军人。始终保持“退伍不褪色”的本色,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把无限热情和干劲投入到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来,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功绩。(裘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所有的拼搏努力都值得鼓与呼
下一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带来幸福"烟火气"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