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建立起人车交会的“文明默契”

2021-09-16 10:00:23    北京日报

随着“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斑马线前“车让人”渐成常态。记者走访中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在一些小路口,由于彼此之间过于谦让,不时出现“车让人走、人等车过”的小卡壳。

一则小插曲,说明礼让渐成共识,但在行动中还没有形成高度默契。虽然机动车礼让行人是法定义务,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车与人抢行却是路口通行的常态。如今专项行动重申基本通行秩序,“罚款+扣分”的双重处罚,对很多人的通行心理也是一种“破旧立新”。重新建立路口的人车通行秩序,不可避免有一个彼此磨合的必要阶段。

文明默契不会凭空产生,自有其内在养成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的变化,需要经历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习惯养成中的心理演变过程,其实就是培养文明默契的基本路径。就拿“车让人”“人礼车”来说,在硬约束的倒逼下,司机逐渐学会守法礼让;在这种倒逼机制下,文明认同慢慢巩固,由习惯成自觉;待到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明的默契也就涵养起来:无论什么时候,到了路口人车交会之际,自然是遵守交通信号,自然是机动车礼让行人,无须提示,不必犹豫,司机自然停驻,行人笃定迈步。

礼让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城市文明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就来源于在每处细节中涵养起的文明默契。有顶有盖的地方不抽烟,垃圾做好分类扔到位,乘坐公共交通要排队……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体现着宝贵的“他者意识”。而有了这样的默契,我们不仅能在有约束的场合“律己”,也会在没有明确规则的地方“慎独”,久而久之,就能达致公共文明的最高境界——“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相较于外部规范的倒逼引导,这种内心文明理念的涵养,更为根本持久,也更加广泛全面。

作为城市文明的风景线,斑马线上涵养出的文明自觉,也必然会潜移默化到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期待道路交通各参与方内外兼修,不断涵养规则意识、文明默契,共同营造更加安全有序和谐的出行环境。(范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破解“僵尸桩”须对症下药
下一篇:平台越大越要把责任规矩“挺在前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