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灵活用工社保体系构建应该务实推进

2021-09-22 11:29:46    光明网

9月17日,有关外卖平台用工模式的一项研究结果引发一些媒体关注。据相应报道,这项研究通过对五年来全国各级法院的1907份有效判决的分析,勾勒了过去10年外卖平台用工模式复杂而快速地演变,披露了外卖骑手在复杂用工模式下维权难、缺保障的问题。

所谓“复杂用工模式”,就是一些从事外卖的骑手与某个或某些与外卖平台有合作关系的劳务外包公司签约,而劳务外包公司出于降低成本以及规避风险的考虑,或诱导或强迫签约骑手转为个体工商户,但按照现有法律,个体工商户意味着“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不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因此不是劳动法保护的对象。问题更在于,从作为劳动者的骑手到作为个体工商户的骑手的身份转变,是在许多骑手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正是这种有骑手自己签字画押的转变“协议”,陷骑手于不利之地。

对此“复杂用工模式”,全国最大的外卖骑手用工平台美团在9月8日向1103家外卖合作商发出了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倡议,针对个体工商户问题提出“严禁诱导和强迫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以规避用工责任”的要求,其后又再次向所有合作商发出有关禁止将骑手注册为个体工商户的通知,并设立骑手投诉热线,提升平台监管,规范配送合作商的用工行为。另一家外卖骑手较多的平台饿了么也针对同一问题,在社交媒体表示“禁止以任何形式诱导和强迫骑手注册成个体工商户”。

外卖平台的作为,无疑将有利于改善外卖骑手的权益保障。说到灵活就业形态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平台企业当然责无旁贷。不过,问题的解决,也绝非是一家或几家平台的责任,更不是靠这些平台提高保护意识和相应支出所能最终完善的。实际上,如何将灵活用工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整合到其本身也在改进和完善中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当中,确实是一个需要花大气力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研究的问题。这其中许多问题是新业态以及新的用工形式出现带来的新问题,其实质是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如何与市场和行业发展与时俱进的问题。从原则上讲,不论什么样的劳动关系,也不论什么形式的社会保障,要解决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者权益保护,还是要靠相关法律构建成的一整套规则体系。

对此,劳动法、社保法等相关法律有必要在新的劳动关系相对成熟和初步定型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将灵活就业劳动者群体的权益保障纳入法律框架,对其进行规范和保护,同时又能使企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降低平台经济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合规成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电动车问题,当尽快形成治理思路
下一篇:微信开放外链,互联网格局或迎来重塑契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