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让更多人加入低碳消费

2021-10-26 11:42:46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人均碳排放量约每年7吨。2020年碳阻迹完成的《大型城市居民消费低碳潜力分析》发现,如果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实践低碳消费,个人年均减排潜力超过1吨,十分可观。去年,中国在联合国提出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即“3060”目标。为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在加快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同时,也应努力减少个人消费碳排放,倡导低碳生活。

“3060”目标的提出也给政府和企业的低碳行动注入了新动能。半数以上的省区和直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出将开展碳达峰研究。北京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将制定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上海市的“十四五规划”要求,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

除了政府之外,“3060”目标也使很多国内企业对碳减排的态度出现明显的变化。

以某外卖领军企业为例,“3060”目标提出前,该企业并不考虑做全面的碳排查,只侧重于推行具体的环保行动,比如推广环保外卖包装、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以及办公楼宇的节能等,不太重视考核行动的减碳效果。“3060”目标提出后,该企业已在各业务板块开展了碳核算工作,为提出企业整体达峰目标作准备。

地方政府大多通过搭建碳积分体系推动个人的低碳消费,即将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被折算为相应的积分,累积起来可用来兑换商品,比如湖北武汉推出的“碳宝包”项目。企业则大多围绕自身主营业务,通过为消费者开发和提供低碳的服务或产品来促进低碳消费,比如共享出行,无一次性餐具的外卖,可回收的网购包装等;一些企业将消费者低碳行为的影响可视化,调动消费者的参与积极性,增加客户黏性,从而获得双赢的成果,比如蚂蚁森林;还有一些企业结合自身业务,专门为消费者开发低碳行为激励机制,比如光盘打卡的小程序。

由于运营目的不同,政府项目与企业项目的成效存在较大差异。业内人士认为,在移动支付、共享经济覆盖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用户在选择产品时不会以公益、低碳为出发点,而是会更多地考虑便捷性以及回报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用户使用新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用户补贴。

政府项目由于有政府的背书,可信度更高。并且,政府项目的初衷大多与减排或改善环境相关,并不以盈利为目标。虽然在运营过程中也试图实现盈利,但常常难以为继。相比之下,企业项目也有其环保目的,但本质上仍为企业盈利目标服务,有较为成熟的商业运行模式,能够维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为发挥社会各方的优势,借“3060”的东风大力推动个人低碳消费,我们建议探索以公益机构为项目发起方、企业为实际实施方、地方政府作为支持方的综合性行动网络。这个网络应提供科学的碳核算标准,比如,不论是在高德或百度的平台上,公交出行的积分方法是一样的。此外,应鼓励企业提供更多更便捷的低碳产品和服务,多方协力共同营造绿色消费环境。行动网络还可以联结关注低碳消费并愿意积极实践的个人“先行者”,探索更多的激励手段,鼓励先行者带动更多人低碳消费。(周雅婧 潘支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反诈教育成为一门直达人心的必修课
下一篇: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朝气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