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大学生就业青睐国企说明了什么

2021-11-01 11:40:21    光明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关于大学生去向的相关就业市场调查显示,国有企业深受毕业生的喜爱。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八成在选择“最愿意工作的两类企业”中首选国有企业,首选国企的人中半数也倾向“政府机构”的工作机会。报道认为,去就业的学生最青睐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这类较为稳定的工作。与之相关的是,刚刚结束的2022年国考报名,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最热门职位“两万里挑一”。

在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初期,进工厂(国企)、进机关绝对是人们眼中就业的最好选择。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并逐渐完善,下海经商创业成为了人们的新选择。进入新千年,外企成为人们眼中的“香饽饽”。伴随互联网经济兴起,创业成为80后、90后择业关键词之一,并涌现出了一批头部互联网企业。与此同时,年轻人热衷“进大厂”和国企员工跳槽民企现象也进入人们观察视线。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青睐国企,不失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的就业信号。

就业选择是人们对未来生活预期想法的落实,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并随从主流,这从上述中国社会就业大趋势的变化中就可窥见。国企-经商创业-外企-互联网创业,社会就业选择大的趋势变化,实际都和相应择业趋势所处时间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这也就能够归纳出一个特点,人们对工作的选择,实际反映了个体对社会环境的理解和对社会前景的判断。如今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变化,显然也是因为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十分认可国企“铁饭碗”,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不无关系;外企曾经风光无限,是基于当时人们对于外企企业文化、工作氛围以及薪酬福利的高度认可。总结起来就是,人们一定会趋向于选择在现有社会环境下,更加容易满足个人需求的就业岗位。在这一前提下,观察现今企业生存现状或可见微知著。以互联网企业企业为例,于个体而言,互联网行业整体红利期已过,虽然大学生仍然抢着“进大厂”,但显然不会再有成规模的大厂员工“财务自由”现象出现,并且还得忧虑“35岁被裁员”“996工作制”等职业现状。再加之疫情及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各行各业发展都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也就不奇怪大学生愿意青睐更加稳定的工作职位。

还得看到,在过往数十年间,虽然各种就业形态演变兴起,但在一众家长和长辈心中,稳定永远是工作生活的关键词之一,这是基于他们过往生活经历得出的结论。也因此,在家长心目中,对年轻人能够在国企、政府机构等稳定单位工作的认可度始终没有降低。能够影响大学生就业心态的一大因素就来自家庭,大学生已对现今社会环境有了自己观察认知,再加上来自家长的影响,这显然也会让大学生就业天平偏向于稳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谁薅了谁的羊毛 受伤的又是谁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