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智慧港口的拓荒人

——记山东省港口集团高级别专家张连钢

刘 成     2021-07-22 11:01:02    经济日报

38年来,他始终奋战在港口科技创新第一线,带领团队破解了十几项世界级难题,创造出一连串“全球首创”,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码头、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他就是山东省港口集团高级别专家、“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

1983年,张连钢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当时的青岛港。为了心中的科技强国梦想,他主动放弃了机关岗位,报名参加青岛港第一个集装箱泊位建设,从此与集装箱码头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30年,张连钢先后参与了国家“六五”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国内第一台采用全可控硅直流调速集装箱桥吊的安装调试工作、“前湾三期智能生产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轮胎吊“油改电”技术的攻关,见证了集装箱事业从8号码头的崛起到西移后“前湾时代”的开启。

进入21世纪,中国港口在码头硬件、装卸效率等方面已全面赶超世界水平,但在象征全球港口最高科技水平的全自动、半自动化码头榜单上却籍籍无名。2013年,青岛港集团党委决定建设自动化码头,任命张连钢担任“自动化码头筹建小组”组长。当时的张连钢正处在病休期间,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心让他最终下决心扛下了重担。

张连钢常说,拼命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连钢从没有少来过一天,就算病了也是上午打完针,下午就赶过来跟我们一起讨论方案。”回忆起组长这股子拼命劲儿,团队成员潘海清说。张连钢的妻子王晓燕仍记得丈夫卧床休养期间,她问:“连钢,咱还这么拼吗?”张连钢的回答令她动容,“他说一闭上眼睛,就全是集装箱”。靠着“要为中国人争口气”的信念,张连钢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埋头苦干,用三年半时间建成了国外需要8年到10年才能建成的全自动化码头。

2017年5月11日,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青岛港前湾港区投产运营,并创出了26.1自然箱/小时的开港作业最高纪录。张连钢没有止步,又定下了“二期码头全面超越一期,引领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发展潮流”的目标。2019年11月28日,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投产运营,他主持推出的“氢+5G”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再次为全球港航业打造了“中国样本”。

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以来,张连钢带领团队6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此外,他还主持完成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授权专利40余项,参与制定行业、团体标准3项,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道德模范、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2021年6月29日,“连钢创新团队”用短短8个月时间研发的全球首创青岛港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竣工。当集装箱在空中轨道顺畅移动时,张连钢更加坚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道路上,张连钢带领着他的团队从未停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每一次跨界都是新的挑战”
下一篇:00后加油工陈嘉庆:烈日坚守是写给城市的抒情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