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郭志东:耕地“大熊猫”里的守望者

刘大泳 刘亿服    2021-11-29 12:56:19    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郭志东 耕地“大熊猫”里的守望者

 

生之黑土地;养之黑土地。扎根基层,一干就是33年的佳木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分局副局长郭志东,用眷恋与坚守,书写着北大荒人代代坚守的动人故事。他像守护眼睛一样,守望着建三江垦区这片耕地中的“大熊猫”。

33年里,他的脚步遍布垦区农场的每个角落。他先后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土地登记规范化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先进个人;黑龙江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授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个人;被国土资源部授予“2011-2015年全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用脚步丈量黑土地

时间的轴线,展示着坚守的力量。

1991年至1994年,郭志东在建三江管理局859农场工作时,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详查),用整整3年时间摸清了1350平方公里的自然资源底数。

2008年,在前哨农场国土所任所长期间,他组织开展了建三江管理局前哨农场和二道河农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带领作业队伍走遍了农场1300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历时一年完成了调查任务,调查成果一次性通过省里验收。

2010年8月,按照国家第三次国土调查的要求,他主持开展了建三江垦区1.24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农场耕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经济快速发展,职工群众安居乐业,859农场成为了名扬垦区的“江畔明珠”。

 

他把黑土地当成“心头肉”

勇于担当作为,主动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建三江阿布交河是859农场场部南面流向乌苏里江的一条支流,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进行有效治理,环境卫生情况差。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结合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给农场领导当参谋、出主意,并协助农场向原省农垦总局申请资金,先后往返哈尔滨、建三江10余次,反复报告规划修复建议,主动争取上级支持。经过不懈努力,2005年省农垦总局下拨了专项资金90万元,农场利用这笔资金在阿布交河沿岸建设了水上公园和世纪广场,使之成为保护生态、造福百姓的绿色工程,人民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他有着北大荒人的传承力量

郭志东是第二代北大荒人,他的父母是第一批建设北大荒的贡献者。老父亲常念叨:“老一辈用血和汗开垦的土地,到你们这可不能弄少了。”这话既是家风,更是准则。

用北大荒精神激励自己,鼓励家人。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妻子又患癌,需要常年吃药,2010年,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家里需要他,恰逢又赶上省农垦国土资源系统改革,他本可以到佳木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就连身边的同事们都劝他,“到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对好一点的城市养老吧……”

可是,他知道,他留恋着这片黑土地,他不想走,也不能走。就这样,他留在了建三江垦区,并劝说本想留在南方发展的儿子回乡创业,为建三江垦区发展做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李国庆:巧妙融合“风”与“热”的“魔术师”
下一篇:汤中立:地球宝藏的探索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