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他的育种成果,让每个中国人多添4斤半口粮

李丽云    2021-12-08 15:02:29    科技日报

原标题:他的育种成果,让每个中国人多添4斤半口粮

 

聂守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水稻品质育种所所长、研究员

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让黑龙江的每寸黑土地都能种上我们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

这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水稻品质育种所所长、研究员聂守军常挂在嘴边的话。

20余年前,黑龙江黑土地上,有许多主栽品种源自国外,一些自育水稻品种品质优,但易倒伏、产量低。“要给水稻种子装上‘中国芯’。”聂守军用26年的时间,践行了这句话。

前不久,聂守军参与的合作项目“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不过,因为疫情,他没能到人民大会堂领奖,“但坐在办公室看颁奖大会报道,一样心潮澎湃”。

“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让黑龙江的每寸黑土地都能种上我们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聂守军说。

“累了地头打个盹,手里常握调查本”

“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天天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正因如此聂守军与水稻育种结缘。

平日里,聂守军低调、谦和,话不多。有时,他蹲在地里看水稻,一天下来都说不了一句话。

聂守军把一肚子“话”都留给了水稻。“水稻育种需要观察、思考,你得学会和它们‘交流’。有时,田里一株水稻突然出现的独特优良性状,就能为育种工作带来突破,为一个新品种育成创造可能。”他说。

在2000年到2010年间,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缺少主栽品种,国外品种富士光、莎莎妮等冲击着该地区的水稻市场。当时,生产上应用较多的品种“垦稻12”“绥粳4号”,其种植效果都不甚理想:“垦稻12”产量高但抗倒伏性差,导致生产成本高;“绥粳4号”品质优、有香味、抗倒伏,但产量低。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聂守军带领团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为了能随时获知水稻长势、及时捕捉到水稻的独特性状,聂守军和团队成员每天都要察看各个试验田。拉线规划、拔秧运秧、调查苗情、测量株高、选择单株和收脱小区……他们每年都要把这些工作干上一遍,周而复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3.5公里的跨越:“双奥总工”的奥运情缘
下一篇:每次执行任务,他总是冲在前面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