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最美退役军人”

龙福刚:匠心守护万家灯火

本刊记者 钱敏    2021-12-27 15:06:09    《人民周刊》

龙福刚,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南方电网公司贵州兴义供电局输电所五班班长。

脱下军装,穿上工装,23年,17项国家专利,他用军心铸造匠心,以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

 

龙福刚(右)和同事借助多功能折叠检修梯进行高空作业。(卢关文 摄)

 

从“门外汉”到“特种兵”

23岁,经过部队3年淬炼,龙福刚回到贵州兴义,接过父亲的班,成了供电局一名输电线路电力工人。

当年父亲从事的是配电线路的检修与运维,尽管“配电”与“输电”仅一字之差,但具体工作却大相径庭。

巡线、检修,他不能像父亲一样总在城区工作,野外作业是家常便饭。这不要紧,他担心的是作为“门外汉”,自己能不能胜任。“我原以为只要有体力就行,但真正干起来才发现更多的是需要技巧。”龙福刚意识到这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学习专门技能,才能干好”。

勤能补拙是良训。尽管那时候条件有限,可供学习的资料很少,但它挡不住一颗追求上进的心。外出作业时,龙福刚总是随身携带纸笔,一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师傅们请教,记下来反复琢磨。同事们检修时,他也赶紧凑过去学。

23年,弹指一挥间。如今,龙福刚早已成长为电力行业的佼佼者:2018年获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被授予“最美退役军人”光荣称号。

然而,熠熠闪光的荣誉背后是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兴义地处云贵高原,野外山高林密,外出工作时常常“险象环生”。“我们这边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的老乡会在林子里安装一些捕捉野兽的夹子。有一回我差点踩到,如果正好脚掌踩中,那脚一定废了。”尽管事隔多年,一提起来,龙福刚仍心有余悸。

还有一次,也把他吓坏了。那是上山巡线途中,他发现离自己两米左右的“牛屎”突然动了。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眼镜王蛇!“很粗的一条蛇,大概有我的手臂那么粗,它把头抬起来看着我。”说到这里,龙福刚语速明显加快,“还好当时我手里准备了一根棍子。我们这边村寨里狗多,棍子可以用来打狗,还可以防蛇、除草。我就用棍子指着它,相持了五六分钟。见我没有动静,它才慢慢把头降下来,走了”。

龙福刚清楚记得那是初夏时节,天气很热,可自己完全感觉不到热,因为一直在冒冷汗。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兴义也不例外。2018年1月29日,出差途中遇上凝冻天气,龙福刚发朋友圈,为他守护的输电线路捏了把汗。“凝冻天气,平时靠谱的高铁晚点,高速封路。愿我们的线路平安无事。”

“我们这里有时会遇到冰雹、洪灾、凝冻等自然灾害。冬天大山里海拔高的地方,线路很容易覆冰。一旦覆冰,线路出现问题,就需要及时检修处理。这时候,去刮冰或者巡线都很危险,因为路面结冰了,很滑。”龙福刚说。

尽管工作环境恶劣,但龙福刚23年如一日全情投入,从没想过当“逃兵”。非但不当“逃兵”,还练成了“特种兵”。

龙福刚骄傲地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班组负责兴义近1500公里线路的带电检修,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个个都是“特种兵”。

“我们班组整体人员素质、个人综合素质都非常高。就像部队的特种兵,我们什么任务都要接,什么活都能干,停电、抢修、带电检修都会做。”龙福刚说,所谓“特种兵”,就是要把自己锻炼成能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

 

龙福刚(左)向徒弟传授防滑防脱脚扣设计心得。(卢关文摄)

 

“有心人”成了“发明家”

从“门外汉”到“特种兵”,成就龙福刚的除了能吃苦,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有心。

爬电杆是电力工人的日常,需要借助专业工具脚扣。龙福刚说,戴上脚扣的感觉有点像平常穿拖鞋,如果走路不注意,走起来会不稳,还容易掉。脚扣也一样。爬电杆时,把脚放进脚扣,脚背只有一根皮带固定,需要练习用脚控住脚扣的操作技巧,熟练以后依靠脚扣往上爬。但是在爬的过程中,一不小心脚扣就容易掉。

“我自己就掉过。一次爬电杆爬到一半,脚扣掉了,上不去也下不来,非常尴尬。电杆大概18米高,没办法,只能找人帮忙。”后来龙福刚发现,原来不只自己掉过,身边的同事和老师傅们几乎都掉过。“脚扣掉了对我们非常不安全。”龙福刚说,“如果在爬电杆的过程中脚扣出现问题,作业人员很可能从电杆上摔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龙福刚冥思苦想,通过一年的改进,终于有了成果。

“脚扣看上去简单,但真正去做时才发现会遇到很多问题。”龙福刚将快要报废的脚扣拿到家门口一个补鞋摊上,请补鞋师傅帮忙。一有时间他就把脚扣拿过去,前后跑了七八次。后来补鞋师傅不耐烦了:“我一个补鞋的,你一双鞋不补,老让我帮你折腾这个东西算啥?这是不务正业啊!”

好事多磨,好在结果是好的。“后来好像给了他80块钱吧。就这样,第一代脚扣皮带做出来了。拿来一试,效果还不错,比较好用,也不会掉,提高了我们登杆作业的效率。”龙福刚表示满意。

“传统脚扣皮带受力面只有脚背的单根皮带,作业时间一长,脚背就会非常酸痛。”龙福刚解释,“用我这个皮带,即使时间长达三四个小时,也不会感觉太累。”

创新不止步,龙福刚想要追求更好的效果。为了找到更适合的鞋面材料,几个月后,他请假自费去了福建莆田。在材料市场转了整整三天,他终于找到满意的鞋面材料。最终,符合他设计想法的防滑防脱脚扣成功下线。

“到现在,在我们南方电网,防滑防脱脚扣已经进入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在南方电网五省区进行全面推广应用。贵州、云南、广西电网都有使用,反馈都很好。”龙福刚告诉记者。

为了解决登杆登塔容易滑落摔下的问题,龙福刚发明了防滑防脱脚扣;为了解决更换绝缘子串难度大且容易坠落的问题,龙福刚发明了多功能折叠检修梯;为了解决带电作业中卡具移位安全隐患问题,龙福刚发明了带电作业TYK卡具……

“为了达成目标,比较执着。”在部队时,龙福刚就养成了一种习惯,不达目的不罢休,“最终一定要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也就是取得胜利”。

18年前,装修完婚房,去灯具店买灯时,龙福刚看上了一款2000多元的高档灯具。囊中羞涩的他跑了灯具店两三趟,仔细观察灯具的构造并铭记于心。后来,仅花50多元,龙福刚还真把那款灯具给“复制”出来了。这事给他的战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多年后,当战友们得知他拥有17项国家专利,并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技术能手工作室时,更多的不是惊讶,而是由衷的钦佩和赞赏。

 

军功章里也有她的一半

多年一线岗位工作经历使得龙福刚的发明创造十分“接地气”,降低作业风险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广大电力工人的欢迎。

用龙福刚的话说,他搞创新发明,既不是为了多少奖项、多少专利,也不是为了多高的荣誉,而是为了让每一位外出作业的同事都能够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在龙福刚眼里,再高的荣誉也比不上同事们的生命安全重要。

龙福刚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输电线路工人,出差比较频繁,基本每周都会有三四天出差在外。遇上特殊情况需要抢修,就更是如此。因此,与家人聚少离多是常态。

由于经常搞线路检修,龙福刚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回家换衣服时,被妻子看见了。“要不然就换一份工作吧。”妻子心疼地说,“你这个工作挺危险,你上山的时候被灌木丛和刺剐在身上,剐出一道道血条子,那刺也挺扎,你脸上手上都被剐扎出血了。上山以后再上铁塔,你还被那些金属部件碰破皮碰出血,老是青一块紫一块……”

“这边夏天植被比较好,树木和灌木丛比较茂密,上山基本上都没有路,需要自己开路才行。我就弄一把柴刀砍一条道出来,然后上去搞检修。”向记者讲述时,龙福刚仿佛置身事外。

23年,他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我习惯了去爬山,然后搞检修,检修完成以后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干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为检修完成以后,老百姓就能放心地用上电了。一想到这里,我心里就非常高兴。”

但对家人,他却充满愧疚。龙福刚的微信头像是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照片,但对于儿女的抚养和父母的赡养,担子基本上全都落在了妻子肩上。

“奖章有你的一半,祝在我身后艰辛付出的她三八节快乐!”2019年妇女节,龙福刚深情款款为妻子送上祝福。

不愿意换工作,又无法给家人更多陪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低作业的危险系数,提高工作效率,安全完成任务,尽早回家。他知道,这也是每一位和他一样的电力工人共同的心愿。

“原来我们搞线路检修的时候,比如说换绝缘子,都需要趴在导线或者绝缘子上面。绝缘子比较硬,在胸口下边硌着疼。由于高空导线舞动,容易晃来晃去,作业人员非常不舒服,劳动强度非常大,也非常不安全。”龙福刚说,在几十米的高空,作业人员趴在上面,不仅要保持身体平衡,还要空出两只手拿工具搞检修,在旁人看来就跟玩杂技一样。每次检修时间都比较长,需要两三个小时。

“我们每次工作,家人都非常替我们担心,都希望我们能平平安安去上班、安安全全地回家,一家人早一点团聚,而我们自己又确实处于这种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龙福刚说,“我干了几次,觉得这种方式十分要命,就想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想办法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

于是,龙福刚带领团队发明了检修梯,为高空作业人员提供了检修的作业平台。“有了检修梯,作业人员就可以站着、坐着甚至躺着操作,十分方便,并且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原来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二十分钟就能完成,工作变得更轻松,安全隐患和风险也降到最低。”目前,检修梯已经更新到第三代,能折叠,强度高,重量也比原来轻了很多。

“从1997年退伍到现在,时常梦到在部队里踏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唱着雄壮的军歌,挥汗如雨的训练场景。”龙福刚说,自己曾是一名军人,不论何时何地,都会为了幸福的家、强大的国,不忘初心,做好自己。

(《人民周刊》2021年第23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带领孩子走近科学
下一篇:脚踏实地 兴村富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