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四川通江:巴山面貌新 群众笑颜开

2021-01-18 17:40:43   

一条条水泥路在山间蜿蜒盘旋,一幢幢白墙红檐的小洋楼错落有致,一片片青花椒产业园生机盎然……走进通江县杨柏镇双凤垭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画卷。

位于巴山深处的双凤垭村在帮扶单位——通江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强基础、兴产业、正民风,村容村貌大为改观,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乡风文明不断提升,2018年,荣获省级四好村称号。

改善基础设施  让村庄靓起来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农产品运不出去,生产资料运不进来。”双凤垭村支部书记张碧岳介绍,这是5年前村里道路的真实情况。

为尽快解决影响群众发展的瓶颈问题,通江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先后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第一书记1名和驻村工作队员2名来到村上。收集信息、汇报情况、争取项目、规划设计、审议方案、协调资金……全村先后完成了11.28公里村道路、9公里社道路的硬化。目前,全村7个社全部通上了水泥路。

 

 

双凤垭村离场镇远,仅一台变压器,电压不稳。“原来电灯经常一闪一闪的,想粉碎猪草,要等到晚上12点过后。”村民施红英回忆起当年的情形直摇头。

通江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与县电力公司对接沟通,商议解决方案。五年来,新增变压器6台,切实解决了群众“用电难”的问题。

水是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在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全力帮扶下,全村新建集中供水点一个,全村366户1456人用上了安全、洁净的饮用水;整治病险塘库12口,生产用水有了保障;通过易地搬迁,全村31户103人搬进了漂亮的新居;146户375人的住房通过危房改造得到了安全保障;村级活动阵地焕然一新,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一应俱全……

走上水泥路、住上“小洋房”、喝上放心水、用上安全电,村庄像公园、休闲有广场、村民跳起了坝坝舞……谈起村里的变化,张碧岳眉飞色舞地说:“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帮扶,我要给他们点个大大的赞!”

发展增收产业  让群众富起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基础设施改善了,如何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通江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派驻双凤垭村第一书记杨永和与驻村工作队队员深入走访,充分征求百姓意愿,邀请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和贫困户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借鉴经验。与村两委一起商议,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确定了以青花椒种植为主、小家禽养殖为辅的产业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通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森儒带队考察,面对面地沟通洽谈,引进了重庆市江津丰源花椒有限公司,在双凤垭村建成1000亩无公害示范基地,以“巴山麻王”为品牌,签订了青花椒种植、加工、贮藏、销售的产业一体化发展项目合作协议;成功回引在外务工人士朱利民返乡创业,成立了通江县三民农业合作社,种植青花椒360亩,带动农户种植青花椒400余亩,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和“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利益分红”的农民增收模式。

利用“农民夜校”开展技术培训、培育产业大户和致富能手……通江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着力点,开展“双联双助双增”和“1+1”“1+N”结对认亲帮扶活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带领群众致富奔康。

培育文明乡风  让民心聚起来

“车子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杨永和与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从自身做起,以党心凝聚民心,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深入推进党务村务“两公开”,推行组建村民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群众的参与度。

村里事,村民定。杨永和说,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形成淳朴民风的前提。他提议讨论制订村规民约。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纷纷响应,积极建言献策。

 

双凤垭村第一书记杨永和指导菊花产业发展
 

“把环境治理写进去,大家共同爱护环境卫生,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好。”“我认为应该将赡养老人写进去,让村里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气。”“我认为应该把规范办理酒席写进去,不讲排场,不借机敛财,逐步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杨永和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讨论现场的情景,气氛十分热烈。经过整理,最终形成了通俗易懂的“三字经”村规民约,内容涵盖社会治安、产业发展、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环境卫生等。

“把低保留给更需要的人。”2018年,张天术等4户贫困户主动申请退出低保……近年来,双凤垭村涌现了一大批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先进个人,文明新风真正“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榆阳:脱贫增绿“双丰收”
下一篇:四川巴中: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