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半的闹铃准时响起,我跳下床关掉闹铃,蹑手蹑脚地关上房门,迎着寒风走出宿舍。
风卷着落叶,震得路旁的梧桐树沙沙作响,不知是天气太冷又或是周末的原因,平日里热闹的上学路上并没有多少人,我也像每个匆匆路过我身边的人一般,裹紧了羽绒外套加快步伐,在上课铃声响起的最后一刻冲进教室。
上大二之后,我迎来了课业最繁重的一个学期,专业课将周一到周五挤占得满满的,晚上也被上机课、公选课占满,而周末则是双学位课程,更不用提疫情的原因导致整个学期课时缩短,每一节课老师都分秒必争。我还记得刚拿到满当当的课表时,自己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这个学期我大概会像一个行走在疾风中的人,只能咬着牙向前走,向着遥远的光点前行,渴望到达一个温暖的小屋。
网上曾经有一句话“专业选得好,年年胜高考”,回想起这学期每天都在宿舍、食堂、自习室、教学楼四点一线的生活。我不禁怀疑是不是我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连周末的时间也安排得满满当当,常常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可有时候,我也会怀疑这块海绵会不会就这样干涸变硬,再也不会回到原来松软的样子。
可是我还是不愿意放弃,宁愿将海绵拧成一圈又一圈,也不愿意稍稍松松手。这就是大学生的焦虑吗?对未来充满怀疑?我不知道。我只是害怕自己稍稍放手,藏在心底的梦想就会像点点萤火,从手中消散。
“小覃,感觉今天的课怎么样?有没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老师的话将我唤回,已经是晚上九点,霓虹灯点亮了整座城,也照亮了半片暗沉的天空。我回头望了望,同学们早已收拾好东西离开了教室。
“我感觉很好,每次听老师的课都能收获很多知识,我从来没有想过古代汉语课上还会讨论文物。”我踌躇了片刻,继续道,“不过我感觉自己有很多知识漏洞,可能因为是理科生,之前对历史和地理也没有特别上心,战国五代时期很多时间线和地点都是混乱的。”
老师笑了笑,安慰道:“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情况,很正常的。”
“老师,其实我不知道我现在这样的选择到底对不对?”
老师放下手里的文件包,问道:“你是指辅修这个选择吗?”我点点头,老师继续问:“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辅修呢?”
“因为很喜欢文学,咱们专业和汉语言有60%课程相同,所以就选了。可是感觉这个专业和我现在的专业也没有什么结合的地方,我现在也没想好要不要跨专业考研,现在感觉自己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这个学期课业真的太繁重了,所以有点纠结。”
老师眨了眨眼,问我:“为什么喜欢文学呀?”
我想了想,为什么喜欢文学呢?我心里面竟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只能把自己心里所想的说出来:“我也说不清楚。很多人说文学可以陶冶情操,透过文学可以探讨人生,穿越到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谈话,可是我只是觉得文学对我来说有无穷的魅力,一直吸引着我。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想成为一名作家了,可能是因为现在的专业跟成为作家完全没有一点关系,所以参加辅修吧,感觉这是自己和梦想的连接点。写文章算是我唯一发现的一件让我可以忘记时间的存在并且热血澎湃、深深沉浸其中的事情。”
听完我的话后,老师没有立刻回答我的问题,认真地看了我一会儿,然后说道:“其实我们这个专业你不能单纯地用‘有用’或者‘没用’来评价,它是对人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汉语言专业也不是用来培养作家,你往往会发现很多作家都不是科班出生。你现在的状态其实很让人羡慕,有自己擅长的主专业,平时有时间还可以坚持自己的兴趣。人生有梦想是好事,这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剂。”
回宿舍的路上,老师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抬头望了望布满星星的天空,不知何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天上的星星好像变成了我手中紧拽的萤火,正在闪闪发光。
(作者为北京语言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