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迎来知识春天的准考证

2021-12-08 15:28:48    党建杂志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张刘学红的北京市高等学校招生准考证,时间为1977年。这张准考证,重启了停滞11年之久的高考。当年,全国570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27.3万。我国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高考恢复了!1977年10月21日的《人民日报》,被人们争相传阅。这个好消息犹如春雷,让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激动不已。他们在田间、在工厂、在牧场、在矿山重拾书本,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

1977年的中国,人才青黄不接。没有人才,怎么实现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果断决策,恢复高考!

恢复高考的决策还要从1977年的一次座谈会谈起。那年8月初,中央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一大早,时任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的查全性便来到会场,他在一张纸上打着草稿,也许是因为太激动,铅笔尖被写断了好几次。“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查全性的话,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共鸣。

座谈会上,邓小平问道:“今年是不是来不及改了?”

大家表示:“今年改还来得及,最多招考时间推迟一点。”

于是,邓小平当即指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高考。他还在会上讲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这篇讲话,使教育战线成为当时全国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的先锋。

可是,此前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已决定继续维持“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怎么办?8月13日,根据邓小平指示,教育部再次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9月19日,邓小平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希望教育部门的同志解放思想、争取主动。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迟迟定不下来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终于有了结果。

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招生工作文件。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两份文件,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

“高考恢复了!”整整11年,上山下乡的年轻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570万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这场来之不易的考试,让无数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北京考生刘学红,以99分的作文成绩成为当年的文科状元,她的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还登上了当时的《人民日报》。最终,她被北京大学新闻系录取,毕业后任职于中国青年报。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如今已经成为现实,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各条战线上,也处处活跃着高素质人才的身影!(孙进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18枚红手印:见证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
下一篇:报告文学的前世今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