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百卉凋瘁 芳菊始荣——《丛菊飞蝶图》赏析

2021-09-27 17:01:41    美术报

       古画里的春夏秋冬,穿越时空历经百年,绚烂依然流淌。愠黄的笺素,蘸一笔墨色,渲一丝惆怅。热烈执着的夏日荷风之后,画中枝头的秋色淡雅凝香,沉淀了夏季的美好。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古人又是如何在画里表现这个庄严又灿烂的季节,如何用笔墨、颜色发挥着崇高悠远的诗意?本期起,我们将以“四季花语”为主题,在古画中观察四季的花开花谢,品味四季的芬芳,聆听四季花语。

《丛菊飞蝶图》执扇页,绢本设色,纵23.7厘米,横24.4厘米,载《四朝选藻》册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幅左下角有一款识曰“朱”,题签“朱绍宗菊丛飞蝶图”。本幅上两方鉴藏章已模糊难辨,裱纸中缝上钤有乾隆鉴藏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和“太上皇帝之宝”朱文印。对幅上有乾隆御题:“趋炎殊众卉,放英独于秋。舞去风全香,承来露半流。绘者具神解,渊明晤庄周。”下钤“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自强不息”白文印。题签所注作者朱绍宗为南宋画院画家,善绘人物、毛犬、花禽。据画史记载,他的作品“描染精邃,远过流辈”。

此扇图绘秋天的一处菊丛,各色菊花相继盛放,吸引着蛱蝶、蜜蜂环绕翻飞,生机盎然。据宋人刘蒙《菊谱》中《定品》一节,当时对菊花的品评标准是先色香而后姿态,且颜色上先黄、白而后红、紫。本幅中前景的黄菊、黄蕊白菊为刻画表现的重点,而紫红、蓝紫色的菊作为其后的点缀,也可能是受到这种鉴赏标准的影响,而蛱蝶、蜜蜂环绕周围,也暗示出菊丛的香气宜人。

从技法上看,作者使用双勾填色的画法,造型生动准确,设色清雅富贵,一枝一叶一花一蕊,均各得其致。各品类的菊花争妍斗艳,或已绽放,或含苞欲放,相互掩映,作者均以中锋勾勒,将遮挡穿插描画得生动得当。在勾画的基础上又恰当敷色,细致地表现出枝叶的向背、衰荣,花瓣颜色的浓淡变化。画面左上方的蛱蝶花纹画得尤其精彩,与紫菊半掩的那只蛱蝶不同,这只蛱蝶的花纹没有刻意勾勒,黑色的花纹与褐底晕染融合,衔接自然,其上的白色花纹用笔直接施白粉点画,自然生动地表现出鳞翅的质感。

在盛放的菊花下方,一些枝叶边缘已经开始枯黄,可知秋意渐浓,更显出这一丛幽菊清瘦萧疏的枯残之美。宋代以清雅孤高为审美取向,相较前代咏菊多侧重赞美其独立凌冰霜的耐寒品格,宋代更强调其枯而不落、不趋时而开的特点,正如文同诗中所写:“英英寒菊犯清霜,来伴山中草木黄。不趁盛时随众卉,自甘深处作孤芳。其他烂漫非真色,惟此氤氲是正香。却念白衣谁送酒,满篱高兴忆吾乡。”此幅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描绘,表现了丛菊“趋炎殊众卉,放英独于秋”的清雅景致,实为佳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巴尔蒂斯作品展时隔26年再次亮相中国
下一篇:山水清音 清代初期山水画管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