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大宗商品市场波动性恐超去年 “利率冲击”尤应警惕

2022-02-14 14:22:02    证券时报

 面对“来势汹汹”的全球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大宗商品却有点“来者不惧”。1月份,国际大宗商品CRB指数同比上涨46%,是1995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在22种主要大宗商品中,有9种价格涨幅超过50%,其中,咖啡、棉花和铝的价格分别上涨91%、58%和53%。

当2020年4月21日,国际负油价诞生的时刻,没有人想到两年后的今天,油价能站上94美元/桶。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来了吗?这个问题本身,恐怕是对于大宗商品价格涨势的一种肯定回答。

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这句话用在大宗商品上似乎更妥帖。在过去22个月内,欧美各国政府推出了约11万亿美元的财政货币支出措施,和另外约6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支持。全球货币大量超发的结果,带来了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大幅下降。

以美元为例,有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以2000年1月美元的购买力为基准(100),现在美元购买力已经下降到60.10,降幅接近40%。如果按照实际购买力计算,2011年全年平均约90美元/桶的油价,调整后到现在应为149美元/桶。

“目前所有大宗商品市场都处于短缺状态。”高盛集团大宗商品研究全球负责人JeffCurrie指出,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从未见过像目前这样的紧张局面,需求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强劲。

这一切,还是在全球疫情反复、全球主要经济体生产活动仍未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情况下发生的。实际上,在供应层面,全球资源行业的投资不足已经持续多年,由于社会责任问题(ESG)的担忧,资源行业都在降低资本支出和增加股东分红。结合当下全球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和全球绿色转型的大环境,大宗商品市场未来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在供给瓶颈问题带来的“供给冲击”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飙涨,市场高度关注美国是否正在步入“薪资-通胀螺旋”。然而,通胀居高不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也开始逐渐收紧其货币政策,大宗商品市场也应该警惕美欧央行收紧预期带来的“利率冲击”。今年的大宗商品市场波动性,恐怕会比去年更强。

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成品出口国,中国受到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尤为巨大。在行情巨大波动推动下,2021年国内期货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32.97%。46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超过900家参与期货套期保值,体现了众多产业企业和各类避险机构利用期货期权管理现货价格风险的强烈需求。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对冲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国内企业有望进一步行稳致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下一篇: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