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2022年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

水利工程建设正全力推进

王俊岭    2022-04-12 10:49:47    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水利工程具有较好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基础,特别是重大水利工程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在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拉动有效投资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需求、有条件、有基础。水利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强化建设管理和监督检查,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全力推进建设进度,尽可能多完成实物工作量,确保按期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有关机构研究显示,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资1000亿元,可以带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49万。今年完成约8000亿元的水利投资,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有着重大作用。

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强新老水问题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长江三峡、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淮河出山店水库、江西峡江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发挥效益,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不过,目前水利仍然存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不足、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任务重、水利基础设施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魏山忠表示,按照部署,今年将再开工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项目,包括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和改造等工程。

“发挥水利有效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是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尽可能多地形成实物工作量。”魏山忠说,有关部门和地方将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为依据,以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为重点,加快实施在建水利工程,对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前期技术论证基本成熟、省际间没有重大分歧、地方推动项目建设意愿较为强烈的重大水利项目,加快审查审批,推动工程尽早开工建设。

多措并举扩大投资力度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表示,中国水利基础设施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持续加大补短板力度,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将多措并举扩大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积极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充分发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稳投资、扩内需的重要作用。

一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有关地方要科学安排项目的实施次序,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接续机制。

二是加大投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给予倾斜,重点保障跨流域跨行政区域、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防洪减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项目。

三是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鼓励支持地方依托项目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益建立合理的回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合规参与工程建设和运营,扩大股权和债权融资规模。对符合条件的水利项目,积极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促进形成投资的良性循环。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表示,今年,财政部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1507亿元,其中水利发展资金达到606亿元;通过政府性基金安排572亿元。同时,地方政府债券也加大对水利项目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将按照预算法要求,抓紧下拨相关资金,支持地方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建设,更好发挥水利建设惠民生、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姜大峪说。

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总的来看,我们国家水资源空间分布与人口经济布局、国土空间利用格局不匹配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还有近70%的城市群、90%以上的能源基地、65%的粮食主产区缺水问题突出,已经成为这些区域发展的瓶颈,难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魏山忠说。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表示,今年水利工程建设将聚焦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同时围绕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大江大河生态保护治理能力。

在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方面,要加快国家水网工程建设,在推进重大引调水工程的同时,建设贵州花滩子、西藏帕孜等重点水源工程,提高流域区域供水安全的保障能力;在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以及脱贫地区,开工一批中小型水库,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1—3月,全国完成水利投资107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水利完成投资增加了35%。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在全力推进相关工程建设。”张祥伟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财税政策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中小微外贸,船小能量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