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信息消费成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2022-09-16 16:17:26    中国商报网

随着网络科技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我国信息消费已成为当下稳定经济增长的“一抹亮色”,相关应用更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信息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为经济赋能增效、稳定市场信心以及带动产业链升级、推动经济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下,我国信息消费已成为增长迅速、创新活跃、辐射广泛的消费领域。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为3.24万亿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正在抓住数字化升级新机遇、推广信息消费新模式,以更安全、更便捷、更丰富的信息消费促进民生改善,助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行稳致远。

为我国经济赋能增效

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经济活动。根据国务院2017年印发的有关文件,信息消费主要表现为生活类信息消费、公共服务类信息消费、行业类信息消费、新型信息产品消费四种形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信息消费的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8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8万亿元,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拉动内需、提振经济的关键动力。

目前,我国信息消费呈现出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接触式消费回补,数字文娱类消费更加丰富多元,教育、医疗、办公等领域加速向线上迁移,新型终端产品供给水平不断提升等特征。受疫情影响,购物、外卖等网络平台回补了传统实体接触式消费,减少了商户们因疫情造成的损失。直播带货呈爆发式增长,电商平台全面进入网上直播领域,从传统的吃、穿、用、行扩展到娱乐、健身、知识直播等,成为很多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入口。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在智能电子产品、5G移动通信、短视频等领域的信息消费增长迅速,消费结构更加优化。

同时,信息消费已覆盖到三四线以下城市和农村。专家表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蓬勃发展,信息消费已成为促进消费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积极培育新增长点

据相关统计,我国网民规模已经高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从消费人群看,信息消费群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农民群体对智能手机等数字化“新农具”的应用技能不断提升,农村市场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工信部推动完成325家网站、App及大部分市场主流手机的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并依托相关机构丰富数字技能培训,提升老年人、残疾人数字素养与技能。

从应用广度看,疫情加速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受疫情冲击和“宅家”新生活模式等影响,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激增,线上消费活跃。直播电商、无人零售、即时零售等无接触式商业模式快速发展,保障了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在线文娱、在线健身、在线旅游等新业态为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提供重要支撑。远程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场景,为民生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专家表示,未来,信息消费将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感,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眼镜、消费级无人机等产品将进一步普及,并出现更多沉浸式信息消费场景,3D数字内容、虚拟数字资产也将成为新消费热点。同时,随着信息设备适老化改造的开展,将出现更多适老化终端产品,信息消费群体将进一步拓展。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信息消费是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倍增器”。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信息消费拉动作用显现,全国网络零售市场企稳回升,农村网络零售市场持续恢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9759.3亿元,同比增长2.5%。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全球第一,2021年,我国银行机构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超过1000亿笔,金额高达2354万亿元。

从政策引导看,信息消费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强调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数字文化等消费新业态。

工信部表示,今年上半年,工信部持续探索信息消费发展新模式新路径,针对26个综合型、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开启建设效果评估工作,引导各地营造良好环境,着力培育信息消费。组织遴选151个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探索形成了一批发展前景好、示范效应强的标杆项目和发展模式。

专家表示,上半年,信息消费较GDP增速高3.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日益显著。发展信息技术,拓展信息消费,培育壮大各类线上新模式、新业态将为经济赋能增效、稳定市场信心、带动产业链升级创造更多机遇。(依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欢聚消费两相宜 最是中秋月圆时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