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多举措为企业减负 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2022-09-19 16:38:37    中国证券报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与基建投资一道,共同驱动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扩大有效需求。专家表示,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正协同发力,随着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等增量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制造业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水平。

政策协同发力

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增多,以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为主的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适时加大力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要不是留抵退税带来700多万元的现金流,我们的资金压力大得很。”四川宏旺财务经理陈小林介绍,资金压力缓解后,公司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客户“私人订制”的不锈钢装饰板,向7.2万吨的全年销售目标加速冲刺。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截至8月31日,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3万亿元。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4月至8月,制造业企业累计享受退税5377亿元,退税规模居行业首位。4月至8月,办理留抵退税的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增幅比无退税企业高4.2个百分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前期缓缴的所得税等“五税两费”,9月1日起期限届满后再延迟4个月补缴,涉及缓税4400亿元。同时,对制造业新增增值税留抵税额即申即退,到账平均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预计今年后4个月再为制造业企业退税320亿元。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缓缴税费相当于国家为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此次明确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继续延缓缴纳部分税费,相当于将这笔“无息贷款”的期限又进行了延长,能有效为企业减负“增氧”,更好助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此前国家出台了缓缴税款政策,让我们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不过随着政策即将到期,企业有45.6万元的税款将要缴纳,我最近一直在愁这事,现在国家好政策来了,又给我们舒了一口气。”江苏丰达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

对于加快增值税留抵退税办理进度的相关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此举可最大程度缓解增值税留抵税额对制造业企业现金流占用,相当于将增值税税收占款和应缴税额降至最低,是专门面向产业和行业的支持措施。

发挥制造业技改稳投资作用

我国技术改造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稳定制造业投资的重要力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2.1%,增速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2.1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41.3%,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结合相关数据测算,目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绿色降碳改造等所需增量投资合计达1.8万亿元以上,可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超过7个百分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贾珅表示,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可有效发挥企业技术改造的稳投资作用。

“近期政策侧重于技术改造投资的拉动作用和基建投资的托底作用,有助于缓解当前需求不足的问题。”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说。

延续快速恢复势头

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延续了去年以来快速恢复的势头,成为拉动投资增长和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10.0%,增速较前7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预计,在一系列综合措施的推动下,年内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发力,将助力制造业投资继续较快增长。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两项政策,通过解决制造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加力助企纾困,将有力缓解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补充说,我国出口保持韧性,也有利于带动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看来,制造业投资有望成为今年最大的“预期差”,预计全年增速有望达11.1%。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共建“一带一路”为区域合作添动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