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着力稳经济 一揽子政策加快落地

2022-09-20 16:19:54    中国证券报

一揽子扎实稳住经济的政策正加快落地,一系列扩大有效需求的举措正抓紧出台。9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国家发改委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正加快研究推动出台政策举措促进消费加快复苏;将着力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进一步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环境。

关于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孟玮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分批次持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督促指导各地同步投放猪肉储备,必要时还会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并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引导,促进市场和价格平稳运行。

推动稳经济举措尽快落地见效

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经济总体延续了恢复发展态势。“尽管主要指标呈现积极变化,但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正处于经济恢复紧要关口。”孟玮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全力以赴落实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和19项接续措施。

一方面,稳投资正持续发力。数据显示,1至8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4个。其中,8月份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个,总投资802亿元,主要集中在社会事业、能源等领域。孟玮表示,国家发改委将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要素保障力度和效率,加快推动第一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将着力用好新增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做好项目筛选和推荐,加快资金投放,督促地方抓住施工窗口期,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另一方面,促消费正酝酿加力。孟玮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加快研究推动出台政策举措,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消费加快复苏。

此外,在助企纾困方面,她介绍,将围绕缓缴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等重点,加快推动出台一批政策举措,着力降低市场主体负担,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继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之后,近期国家决定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合理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这一系列政策举措有望形成组合效应,提升稳增长效能,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运行在合理区间。

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显成效

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事关群众基本生活。“从市场运行情况看,有关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近期成品粮油价格基本稳定,蔬菜、鸡蛋价格回落,猪肉价格总体平稳运行。”孟玮称。

“今后一段时间生猪和猪肉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难以持续大幅上涨。”孟玮表示,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多次组织有关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各方分析认为,目前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均连续回升,加之天气转凉后育肥猪生长速度加快,以及企业冻肉库存处于较高水平、绝大部分将在年内供应市场。

她指出,国家高度重视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调控的目标就是促进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近期,为增加中秋、国庆等节日市场供应,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投放了两批中央猪肉储备,近日还将投放第三批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猪肉储备。根据已投放数量和后期投放计划,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投放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后续,国家发改委将持续跟踪重要民生商品市场形势,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推动有关措施落地见效,保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为广大群众欢度节日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孟玮说。

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

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支持下,我国汽车产业克服疫情等因素冲击,呈现出恢复增长的良好态势,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97.4%;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比重达到22.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良好基础,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孟玮称。

民生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认为,随着优质车型持续投放入市,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下一步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孟玮介绍,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环境。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按照区域集聚、主体集中的原则,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鼓励企业充分依托我国产业基础,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部件和基础共性技术,持续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同时,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深化国际合作,鼓励中外双方企业深化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