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央行稳汇率再出招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2022-09-27 16:56:47    上海证券报

人民币连番走弱之后,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重出江湖”。据人民银行官网26日消息,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这是近两年来,央行首次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专家表示,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将提高银行远期售汇成本,降低企业远期购汇需求,进而减少即期市场购汇需求,有助于外汇市场供需平衡。

26日,该消息发布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短线拉升300个基点。同日,美元指数突破114关口,最高触及114.69,续创2002年1月以来新高。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重出江湖”

此次上调远期售汇业务的风险准备金率,将如何作用于外汇市场?对于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影响几何?

上海证券报记者自业内了解到,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作为一种逆周期调节工具,通过影响汇率远期价格,调节远期购汇行为。此次调整的作用逻辑是,通过价格手段引导市场预期。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将适当增加远期购买外汇的成本,减少企业和个人对远期外汇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抑制外汇升值、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双向波动。

仲量联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这一操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银行从事相关业务的资金成本和企业远期购买美元的成本,减少远期购汇需求中的套利需求等非真实需求,约束远期外汇市场中的不理性行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和单边变化预期,有利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下的双向波动。

对于企业而言,其最直接的影响是远期购汇成本将增加。“企业远期购汇成本,增加的幅度大概在六七百个基点。”跨境金融研究院院长王志毅表示。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历经了多次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2018年8月,为防止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2020年10月,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压力下,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

逆周期调节工具接连落地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一改去年的强势。尤其是3月以来,伴随着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在岸人民币汇率由6.30附近一路震荡走低,截至记者发稿时,已跌破7.15关口。

因而,外汇市场逆周期调节工具接连落地,“稳汇率”信号接连释放。9月5日,人民银行宣布,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释放了明确的“稳汇率”政策信号。

对此,王志毅表示,外汇风险准备金与外汇存款准备金作用的对象不一。此前调整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主要针对境内外汇存款向金融机构征收。而本次央行调整的是外汇风险准备金,主要针对远期购汇方向的代客衍生交易向金融机构征收。

应对汇率波动,金融管理部门工具充足,政策空间仍较大。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若出现人民币汇率脱离美元指数走势的异常波动,央行除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外,还可采取重启逆周期因子、加大离岸市场央票发行规模、强化跨境资金流动性管理等措施。

做好汇率风险管理

最新举措将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业内人士认为,诸多“稳汇率”举措相继推出,能够避免汇市做空预期过度聚集、人民币出现脱离美元走势的快速贬值。

从中长期看,随着国内经济修复势头增强,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望保持顺差局面,人民币走势终将回归基本面。

庞溟表示,短期来看,有关部门明确释放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政策信号,有望减缓人民币过快贬值的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民币汇率单边贬值预期、非理性超调以及可能出现的“羊群效应”。

王青表示,本轮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主要由美元指数冲高所致,具有明显的被动贬值性质,且贬值幅度与美元升值幅度基本相当。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宏观经济有望保持回稳向上势头,国际收支平衡将延续较大幅度顺差局面。

“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温彬表示,从我国经济基本面看,预计三季度GDP增速较二季度明显回升,通胀水平温和可控,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特别是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等国际收支基础性项目保持较高顺差,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

对于外向型企业而言,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主动利用衍生工具,做好汇率风险管理,保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期就此强调,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不会出现“单边市”。“合理均衡、基本稳定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我们也有实力支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优质营商环境点亮城市商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