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太原1月26日电(分析师代斌)2021年初,平城区为巩固拓展大同市“全国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成果,以破解治理难题为切入点启动了“双百工程”,计划通过五年时间实施100项牵引性工程,培树100个示范党组织和大批优秀党组织书记,着力打造党建示范集群,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双百工程”实施一年来,平城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通过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分类试点精准施策、为基层组织赋权减负等方式,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就,一批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平城新路”初步显现。
实事求是构建科学机制
作为大同市的中心区和人口大区,平城区不仅是大同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主战场,更是大同市转型发展和基层治理的主阵地。为确保“双百工程”扎实推进,担好“首善之责”,平城区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通过分解目标任务、组建专门机构、建强基层队伍、适当赋权减负等举措,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持续性,确保工程推进不打折、不走样、出成果、见实效。
平城区委将“双百工程”作为党建工作的“十四五”规划来谋篇布局,于2021年4月发布《关于实施百项行动牵引和百家组织示范工程 奋力蹚出基层党建科学化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的意见(试行)》,为工程实施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为基层党组织培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提供了清晰的“目标清单”。同时还发布了《“双百工程”2021年行动方案》,将全年目标任务分解为57项小目标,明确每个小目标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将全年划分为四大阶段,让各部门明确“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达到什么效果”。
平城区委专门成立了“双百工程”领导组办公室和督导小组,负责统筹、督促工程实施。领导组通过“一张图作战”统筹全局,督导组通过会议督导、跟踪督导等方式进行动态督导,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区委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分类管理,通过强化档案管理、规范街道机构、增设干部岗位等方式全面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双百工程”这场“硬仗”储备精兵强将;通过“加强管理”和“组建新队”两手抓的方式大胆向基层赋权减负,为“双百工程”常态落实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年度计划任务达成预期目标。
创新方式筑牢信念之基
平城区委通过创新理论学习的组织体系和方式方法,有效压实了各级党员的学习任务,引导各级党员保持学习热情、提高理论素养、筑牢思想防线,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为充分利用区内在职党员及退休老党员这一“宝贵资源”,平城区建立起区委党校、街道党员先锋站、社区理论学习中心和家庭党校四级教育服务体系。区委党校聘请优秀的党的理论专家,为全区领导班子和党员讲解党的历史经验和最新理论成果;街道党员先锋站是功能集合体,让党员群众在买菜、加油等日常生活场景中就能倾听到党的声音、学习党的理论;社区理论学习中心将社区内各处党员聚拢起来学习党的新理论,有助于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家庭党校则为行动不便的老同志提供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便可及时学习党的重大理论和思想。
小南头街道结合教育理论和基层干部特点,创新构建“1+1+1”政治理论精细化学习模式,通过“一次学习+一次研讨+一次学用交流”的方式将“理论学习”“深入探究”“学以致用”三个环节联通起来,为各环节设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并将结果与基层干部的“评优评先”挂钩,引导基层干部真正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心里、思在脑中、用在实践。
凝聚合力化解难题堵点
平城区以“双百工程”为契机,通过筑牢基层党组织、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养等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从而聚拢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基层治理中,逐个击破困扰基层治理的难题堵点,实现各方共建、多方共治、人民共享的良好合力。
社区党组织和物业公司是居民日常接触较多的基层组织。水泊寺街道在文源社区筹建了“文和园物业服务提升促进会”并设立“会长热线”,由社区党支部牵头开创了“红黄蓝绿”物业规范化管理新模式,将党建工作贯穿到物业企业服务全过程,形成以社区党支部为引领的“135”党建联建联促新架构,构建了社区基层治理新格局,解决各类基层难题,促进居民从“安居”到“优居”的跨越式发展。
探索楼宇党建联盟,夯实党组织在非公组织中的覆盖。桐城怡景是平城区非公企业较为密集的办公楼,桐城怡景楼宇党建联盟一经成立便得到楼内各单位积极响应,秉承着“党建引领经营、经营融入党建”的理念,通过定期学习党的理论、举行员工活动等方式,将各非公企业聚拢在党组织周围,引导企业在经营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了各成员单位的政治站位。
长效之策实现精细治理
构建长远之策方能推动事业稳步向前,做到久久为功。平城区各街道在“双百工程”指引下,从居民生活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结合社区特点,建立起“因街制宜、因社制宜”的长效机制,实现了街道社区的精细化管理。
振华街道在摸清长期困扰居民的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的原因后,创造性提出了“1330”服务群众抓落实工作法,通过科学划分问题、精准分类施策,让街道工作从被动处理变为主动服务,从单纯解决问题变为谋划长效机制,从单打独斗变为党群共治,真正实现了计长远、化矛盾、解民忧。
永泰街道从提升基层队伍质量、为民解决实事的角度出发,针对下沉至街道的综合执法队创造了“三横三纵一核心”工作法,全面提升了队伍的综合素质、街道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能力。针对居民日常问题,在柳航里社区探索实施“24N2”多元治理工作法。依托此方法,永泰街道将全街划分为125个社会治理网格和3个专属网格,依托“平城网格通”APP做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
新旺街道柳港园西院社区针对社区内停车场地少、公共活动空间小等问题设立了“党员110志愿服务队”,积极吸纳社区内居民党员、非公企业党员等,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党员志愿者-联系党员群众”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通过“三常三见”工作法形成社区治理综合服务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