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广东南海桂城将打造湾区产业高地

2022-01-29 15:30:45   

1月28日,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举行桂城街道举行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会。会上,桂城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下最大决心,让“产业高地”成为桂城新名片,致力打造成为产业发展湾区极核。

桂城作为南海的中心城区,被赋予了现代化活力新南海领跑者的角色。为此,桂城街道积极发挥广佛同城前沿地带的先天优势,挑起领头羊的重任,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指出,要把“湾区之桂、广佛城芯”的区位优势转变为“湾区一流、广佛标杆”的领跑优势。

以亩产效益为核心,实现从量到质的跃升

2021年,桂城税收总量连续3年稳居佛山市32个镇街首位,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数据显示,桂城既有税收超87亿元的24栋亿元楼,贡献了2021年桂城税收总量的48%,又有占地超过1.2万亩的村级工业园亩产税收却只有4万元左右,土地开发效益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加上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60%的现状,因此,桂城坚持质量为先,着力提高亩产效益,推动桂城产业发展全面迈向高质量。

岑灼雄指出,要以提高亩产效益为核心,围绕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点,促进经济增长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

提高容积率,向天空要空间。未来五年,桂城建成一批平均容积率3.0以上、建筑总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的工业载体。在改造中,要贯彻产业社区化的开发理念,打造“生产+生活”融合的生活圈,推动传统低效的工业园区华丽蜕变成高技术制造业和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且具有持久造血功能的科创都市区,力争80%以上的产业配套和生活需求都能在产业社区内解决,实现“三生相融”。

注重三大湖区板块高效协调发展。映月湖板块是桂城的后发区域,桂城将投放和倾斜更多资源,持续发力映月湖片区高品质建设,借鉴千灯湖、文翰湖的造湖经验,借力广佛湾建设,打造“环湖造城的升级版”,成为人居品质最高、总部经济集聚、亲水体验别样的“新都心”。文翰湖片区要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优势,将林岳片区TOD产城融合开发项目与季华实验室、文翰湖科创小镇,以及佛罗伦萨小镇等商业配套串联起来,谋划建设科创城,打造三龙湾科技城的中心强核。千灯湖板块则要保持优势,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和千灯湖创投小镇,集聚更多金融要素、培育更多“亿元楼”,将金融、楼宇、商贸、会务等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整体提升千灯湖片区发展质量,打造“金科产融”的城市中央商务区。

让产业高地成为桂城新名片

在本次大会上,桂城街道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岑灼雄认为,产业是桂城的未来所在,桂城必须旗帜鲜明把产业作为发展之基、兴城之本,坚定朝着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楼宇经济、地铁经济发展,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社会、人口全面转型。

在战略方面,要实施“强二优三”。桂城有比较好的科创优势,目前高企数量达到514家且增长态势良好,24栋亿元楼的崛起让楼宇经济成为桂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聚焦“金融+总部+科创+文创”,发挥广东金融高新区、季华实验室等重大平台优势,加快建设季华实验室新型显示装备和半导体装备产业园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催生创新能量的迸发。千方百计做强制造业,逐步提高制造业税收占比,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步伐,壮大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技术制造业,推进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商业商贸等高品质服务业协同发展,促进“两业融合”。鼓励更多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力争未来五年高企增至1200家、上市企业数量实现翻一番。

目前,桂城已经拥有三条轨道交通,是佛山最早轨道成网的区域。未来还将迎来佛山地铁4号线、广州地铁19号线等多条轨道交通的串联,规划每1.4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站点。接下来,桂城将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围绕规划的60多个站点分主题前瞻谋划TOD综合开发。重点推进地铁2号线、4号线、11号线等超8000亩的TOD项目,解决好房地产和产业的平衡发展,建设人城产文融合的科创社区,打造提升城市价值的“加速器”,汇聚更多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吸引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高产值企业。

发挥三龙湾南海片区对接广州南站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导入港深科创金融资源的桥头堡;发挥好桂城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的先发优势,对中西部兄弟镇制造业发展进行有效赋能提升;着力推动千灯湖片区北延东拓,以区域总部经济建设带动完善周边配套,助力南海城市品质整体提升。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桂城提出以“三湖两带一脉”统领,充分发挥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三湖”联动优势,打造若干个集聚“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优质产业载体、重大科创平台的主题产业社区;沿广佛江珠高速和三龙湾大道布局产业“两带”,形成产业集聚新高地;大手笔勾勒都市“绿脉”,充分用好桂城63公里滨河生态走廊和91条河涌水道等丰富生态资源,带动乡村振兴、文体旅游、绿色低碳等周边产业同步崛起、有机串联,促进产业、城市、文化、生态共生共融。

借助虎牙、欢聚等项目落地契机,桂城还将大力培育数字化新营销,为区域制造提供直播、电商等服务积聚,将桂城打造成为珠三角优质制造品牌的新营销基地。

此外,桂城还将实施产业倍增计划,选定一批具备“专精特新”发展潜力的存量优质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点帮扶,争取3至5年内实现产值倍增、效益提升。(杜建新 李芳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四川什邡公安开展春节前集中大清查行动
下一篇:万顷沙镇2022年疫情防控综合应急演练顺利完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