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山西大同:云冈区“五聚焦” 推动乡村振兴出实效

2022-04-02 11:23:17   

大同市云冈区紧扣建设先行示范区,都市农业引领区的目标,认真落实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着力点,实施“六乡提质”行动,在全市率先趟出一条具有云冈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聚焦特优产业,推动规模发展。咬定设施蔬菜、优质瓜果、良种畜牧三大特色农业,着眼建设都市农业引领区,发展绿色蔬菜、红色草莓、紫色葡萄、褐色香菇、胡蝶兰花卉等特色农业,打造一批档次高、设施完备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大力促进瓜果蔬菜业全面提质增效。着眼建设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利用奶牛规模养殖优势,做强做大奶业发展链条,充分发挥四方高科、永成良种等奶牛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成奶牛、生猪等畜牧养殖基地49个,畜产品六项指标大幅度增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口泉醋业、牧同乳业、华建油脂为代表的酿品、乳品、功能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迅猛,产业集群企业产值总量为6.71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增量为3.73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增速为22%。云冈区特优农业取得新突破,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聚焦生态宜居,助力“六乡提质”。实施美丽乡村、“六乱”整治、厕所革命三大行动,着力推进城乡融合,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详细提出关于六个乡镇的目标蓝图,按照点、线、面、体、系的思路,坚持分类创建,累计投资1.5亿元,打造9个省级、13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以西韩岭乡为先行示范,将北村、南村等8个村联线,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采摘、摄影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围绕交通沿线、村庄街巷、田间地头、农户庭院四个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覆盖全区6个乡镇94个行政村,宣传发动农民参与26931户,清理整治2958处,清理垃圾48.2万吨,复垦农田面积116亩,纳入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管护制度的行政村数达到83个,占全部行政村的88%。扎实开展厕所革命行动,在口泉乡落里湾村、辛寨村、墙框堡村完成1029座农村改厕任务,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2%,乡村干净、整洁、舒适、美感、乡愁的标准形成共识、深入人心。

聚焦乡风文明,改善村风村貌。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讲文明、树新风、弃陋习,着力培育良好的民风、家风、乡风,云冈区全区评选10星级文明家庭2050多户,市级乡风文明户、文明庭院200个,文明乡风成为该区农村形象的靓丽“名片”。开展文化、法律、服务“三进”村活动,其中“书香云冈”进农村系列活动中《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主题演讲受到干部群众广泛好评,实现村文化健身场所、公共洗浴全覆盖。完善“一约四会”,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在村级管理中的巨大作用,化解社会矛盾,村风民风焕然一新,建成全国扫黄打非示范村1个(峰子涧村),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杨家窑村)。

聚焦基层治理,激发组织活力。用实党建引领、乡村换届、产权改革固本三策,突出“红色”主题,强化“五大功能”,健全“一场所六中心”,搭建党群“连心桥”,实现“15分钟服务圈”,共建乡、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64个。成功完成乡镇、农村“两委”换届,除选派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之外,全区行政村100%实现“一肩挑”,选拔培养一批懂经营、有责任、年富力强的乡村“三农”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发展融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加强集体资产监管,实现集体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排查合同969份,整改问题合同138份,挽回农村集体损失111.1万元,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聚焦生活富裕,拓宽增收渠道。开拓资产盘活、技能培训、创业就业三大增收渠道,运用政策铺路、金融引路、产业支撑、要素盘活等手段发展集体经济,全区农村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5个。加大技能培训频次,提高培训规格档次,提升职业技能,提高工资性收入,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2229人,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典型做法被全省推广,并进行现场观摩。发挥“高山大嫂”带动作用,依托晋能集团和区属规上企业提供就近就业岗位8846个,全区农村劳动力务工人数5万人以上,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204元,同比上年度增长10.3%,农民在共同富裕上取得突破,就业创业实现城乡之间可进可退,双向流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生活富裕富足,满意度幸福感全面提升,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定步伐。(文斌 毛大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西上犹:推动毛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湖北鹤峰:党建“红”引领环境“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