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哈医大二院完成全国首例应用升级创新型OCT——Optimiro全程指导心脏支架介入手术

2022-09-27 11:19:05    改革网

改革网哈尔滨9月26日讯(高宝玲 田为 曹玥)冠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学技术,能够直接进入冠状动脉的血管腔内成像,成为了继血管内超声之后,能够辅助心血管介入医生的又一利器。

2019年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牵头成立的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双源多模多功能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系统研制》,致力于解决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在体精确识别和进展机制的重大基础研究问题,是血管腔内OCT领域唯一的国家重大仪器科研项目。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应用于Optimiro和Optipass系统的升级创新研发,该产品在2022年9月9日获取中国药监局颁发的注册证书,正式获批上市。

9月26日,在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指导下,心内科副主任候静波教授带领团队完成全国首例应用升级创新型OCT——Optimiro全程指导心脏支架介入手术。通过升级创新型OCT指导下,手术更加简便、安全,成像更加清晰、稳定。

于波教授表示,此次手术采用的升级创新型OCT主要有三大突出特点,第一点是超长回撤,既往无法通过一次回撤看清整个血管全貌,此次新型导管在2.5秒内即可完成90mm血管回撤,轻松应对超长病变,有效减少回撤次数,提高手术效率,同时也减少了造影剂的用量,更大程度保证的患者的安全;第二点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该系统采用了独特的转码专利技术,无论是轴向扫描速度,还是光学灵敏度,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成像更为清晰,实际临床使用中更易辨认病变信息;第三点是成像稳定,由于在导管上运用了“光胶囊”专利技术,使导管更容易推送至病变处,成像更加稳定。

今年72岁的赵大爷(化姓),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口服降压药。在两年前,他开始出现劳累后胸疼、气短、乏力等症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因为情况不是太严重所以他一直拖着没有就医。在一周前症状突然加重,疼痛难忍,被家人送往就近医院检查,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狭窄闭塞。为寻求进一步治疗,赵大爷来到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就诊。经过全面检查,确诊赵大爷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要支架介入治疗。

“由于患者右冠狭窄长度较长,而且狭窄段数较多,呈弥漫性,所以选择升级创新型OCT——Optimiro,与之前相比一次扫描长度会更长,避免重复推注,提高手术效率,手术更加安全、简便。”候静波教授介绍。

手术中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右冠远段、近端均有严重狭窄,远端病变很长而且口径相差很大,所以决定在远端进行药物球囊扩张结合支架植入治疗,近端管腔粗大,选择植入支架治疗。候静波教授带领刘慧敏主任医师等医生进行手术,于淮副主任医师负责操作OCT——Optimiro。手术十分顺利,仅用时30分钟就全部完成。

于波教授介绍,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就像直接把显微镜放进血管里看一样,可以准确评估血管尺寸、斑块特点和支架植入效果,为术中支架手术保驾护航,观察支架贴壁效果和扩张情况,从而达到理想的支架效果,并且为临床中优化支架植入和减少支架相关问题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信息。

他强调,OCT影像学检查的出现,改变了心脏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的指征。以前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94%都会进行支架,但现在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OCT检查后,发现斑块侵蚀导致的血栓较小、血管结构相对更完整、管腔相对更大,是可以不植入支架的。自2005年引进中国首台OCT,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OCT相关研究,从急性心梗病因在体诊断、早期防控到支架失败,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牵头的EROSION等系列研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推动了国内外腔内影像学的进步。

据了解,长期以来,国内OCT的临床应用被进口产品所垄断,较高的价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血管腔内影像技术在国内临床应用的推广。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团队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团队瞄准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转化,不断推进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系统的底层核心技术创新,于2019年成立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着眼于解决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在体精确识别和进展机制的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并最终实现技术的落地应用,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目前哈医大二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OCT数据库,是单中心OCT病例数最多的医院,数据量达两万余例。此外,于波教授牵头制定中国首部OCT应用专家共识,作为唯一的中国单位,并受邀参编首部由16个国家参与制定腔内影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于波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牵头《急性冠脉综合征精准介入诊疗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在多方面引领国际前沿,显著提升了心血管病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为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东寿光:普惠金融多措并举,助力蔬菜产业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