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房产 > 正文

单边代理:模式虽好利益分配需厘清

孙蔚    2022-02-11 14:36:49    中国消费者报

被认为颠覆传统二手房交易模式的“单边代理”机制,在深圳推出以来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据《中国消费者报》1月28日报道)

从法律层面上讲,中介经纪人并不代表任何买方和卖方的权益,其核心目的是撮合成交,并最终获取交易佣金。因此,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以往的双边居间代理模式很容易出现经纪人“吃差价”或者“吃了原告吃被告”,从而引发消费纠纷。而单边代理模式则是买卖双方各自独立委托不同的经纪人,中介各为其主,有助于推动二手房交易规范化。值得深思的是,单边代理模式虽好,但从深圳的实际运营效果来看却并不理想。

根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二手房买卖双方以及中介机构对“单边代理”的态度并不积极。截至2022年1月10日,深圳新版二手房交易系统累计完成的790宗交易网签备案中,主要成交形式为“买卖双方代理机构均为同一机构不同经纪人”,或“形式上买卖双方代理机构虽为不同方,但本质上却同属一个集团/加盟体系内”。在新版系统正式上线46天后,才出现唯一一单真正意义上的跨机构联卖。

为什么会如此?纵观深圳二手房“单边代理”模式,仍有需要细化完善的地方。比如,针对过户前后的服务,在双边代理模式下,中介会给双方提供一条龙服务。但在单边代理模式下,卖方中介和买方中介如何分配任务?是否以过户为时间节点?

更重要的是,佣金分配尚未达成共识是各中介之间壁垒森严的主要原因。在以前的双边代理模式下,佣金基本上都是由买方支付,而深圳的单边代理新模式并未公布佣金分配的细则。由于受双边居间模式交易习惯影响深远,且缺少跨机构联卖实践经验,尤其跨机构联卖时,双方中介的权益与责任划分、佣金分配等一系列实操标准尚处在摸索阶段,部分机构人为设置跨机构合作壁垒,拒绝联手交易,从而导致当前跨机构合作的意愿较低。

深圳在全国打响了单边代理模式第一枪,此举预示着二手房市场从交易型向服务型的全面升级,这是时代和市场发展的必然,也将倒逼行业回归服务本质。目前随着楼市调控成效逐步显现,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的话语权开始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单边代理模式的落地。

房地产中介行业是一个需要沉淀和精进的行业,机构比拼的不再是资金与规模,而是信誉与服务、专业与能力,只有坚持诚信、规范,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体验才是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唯一出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出台 房企现金流“解压”
下一篇:春节楼市实探:一线城市看房火爆 三四线城市冷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